第四章: 理论
36. 当灵性主义的怪异现象开始出现时,或者更确 切地说,当这些现象在近来重新出现时,人们对其真实 性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怀疑,甚至对其起因产生了更大的 怀疑。等到这些现象被无可辩驳的证据和任何人都能做 的实验所证实,人们便纷纷根据自己个人的想法、信仰 和偏见,用自己的方式对其做出解释。如此以来,许多 理论应运而生,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这其实有损于它们 的真正价值。
很快,灵性主义的反对者就从这些不同的观点 中发现了一个相反的论点,并声称灵性主义者自己都无 法彼此达成统一意见。然而,这种说法是极其站不住脚 的,因为有一个情况需要考虑到,那就是任何科学的发 展,在其最初阶段难免会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需要经 过一段时间才能将事实真相收集整理成一个既定的观点。 随着事实真相变得完整,并得到更好的观察,不成熟的 想法就会被搁置一边,最终形成统一的意见——即便不 是所有细节,至少涵盖了基本要点。灵性主义也是如此, 它无法免于这一惯例,而且由于其自身的性质,衍生出 了更多不同的解释。尽管如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灵性 主义的进步比历史更为悠久的科学——如医学——的进 步要快得多,而且后者至今仍在不断孕育出杰出的学者。
37. 要有条不紊地遵循思想发展的递进规律,首先研究所谓的否定理论,即由灵性主义的反对者所提出的 理论对,或许不失为一个有用的方法。我们已经在《灵 性之书》的前言和结论,以及名为《何谓灵性主义?》 的小册子中对这些反对意见进行了驳斥。所以本书中将 不再一一赘述,只用几句话来概括反对意见所根据的理 由。
灵性现象分为两种:一种涉及物理影响,另一 种涉及智慧影响。即然灵性主义的反对者不相信灵性的 存在——不相信除了物质以外的任何事物——所以不难 理解他们也会否认智慧影响。至于物理影响,反对者们 从自己的角度进行了评论,其论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种 理论。
38. 江湖骗子理论: 不少反对者将物理影响归因于 欺骗,因为他们中的一些人可能会被模仿。这种假设将 所有的灵性主义者都变成了招摇撞骗之人,将所有的灵 媒都变成了江湖骗子,甚至全然不顾及这些人的身份、 性格、智慧和荣誉。如果说非要做出某种回应,我们会 反驳说,舞台魔术师也会模仿其中的一些物理现象,这 并不能证明有任何事物违背了真正的科学。此外,有的 人在性格中绝无半点欺骗之嫌,若不是缺乏礼貌和有失 教养,谁也不敢当面指责其是江湖骗子的同谋。在一个 非常体面的聚会场所,有位一位自认为风度翩翩的绅士 进行了一次这样的观察,女主人对他说:“先生,如果 你不满意,可以在门口拿回你的钱。”她指着门口,暗 示怎么做对他才是最好的。如果真如此,我们还真不得 不相信人类是完美无缺的。然而相反的是,他们会滥用一切——甚至包括最神圣的东西。那为什么有些人不同 样去滥用灵性主义呢?事实是,某些东西可能会被错误 利用,但这并不是一个人过早对其做出不利判断的理 由。我们可以通过行为背后的动机来判断一个人是否诚 信。如果无利可图,自然就没有弄虚作假的动机。
39. 疯狂理论: 出于优越感,有的人无视任何欺骗 之嫌,声称那些未被别人愚弄的人是自我欺骗的受害 者,这无异于称其为蠢货。但如果怀疑者不那么圆滑, 他们会直截了当地说,这只是一个简单的疯狂案例,然 后便会毫不客气地自封为“世人皆醉我独醒”。对于那 些想不出更好理由的人,这就是他们的主要论据。况 且,这种形式的批评由于其自身的轻浮而被证明是愚蠢 的,根本不值得浪费时间去反驳。再说,也鲜有灵性主 义者会受到它影响。他们勇敢地走自己的路,想到在不 幸之中仍有许多德高望重之人与自己同伴同行,他们便 甚感欣慰。事实上,人们不得不承认,这种疯狂——如 果可以被这样认为的话——具有一种奇怪的特征:它貌 似偏爱最开明的个人阶层,即灵性主义目前所认为的绝 大多数信奉者。如果他们当中有少数怪人,那么这些人 对灵性主义的威胁并不比宗教狂热者对宗教、旋律狂人 对音乐、或数学狂人对数学的威胁更大。任何一个体系 都有自己的狂热者,故切勿随意混淆被夸大的体系和体 系本身。至于如何从更广泛的层面来解决这一问题,建 议读者参考《何谓灵性主义?》的小册子或《灵性之 书》“前言”第十五节。
40. 幻觉理论: 还一种观点是要求将这些现象归因于感官的幻觉,由于其从科学上来说存在一定的细微差 别,所以不那么令人反感。如此以来,观察者本身或许 抱有善意的初衷,但他们看到的东西并非真实存在。当 他们看到桌子上升并悬浮在空中,而且没有任何可见的 支撑,这意味着桌子实际上是没有移动的。他们在空中 看到的景象是由于某种幻觉或某种难以克服的效应所导 致的,就像我们看到一颗星星或其他物体在水中的倒影 一样,它似乎已经偏离了其真实的位置。这或许有可 能,但是那些亲眼目睹过这一特殊现象的人能够肯定桌 子的确是悬空的,因为他们能够从桌子下面走过去,假 如桌子没有离开地面,那么这将是相当困难的。此外, 在很多时候,被举起的桌子一旦砸到地板上就会断裂。 难道这也可能是一种视觉错觉吗?
鉴于某种众所周知的生理原因,我们无疑能看 到一些根本不动的东西在转动,或者觉得自己在旋转, 但实际上我们是站着不动的。然而,当几个人围着一张 桌子,而桌子被某种快到难以跟上的运动所拖动着—— 有的人甚至被撞倒了——难道他们能像一个相信自己看 到自己的房子从眼前飞过的酒鬼一样突然克服眩晕吗?
41. 肌腱断裂理论: 如果视觉是这样的情况,听觉 也不会有什么不同。但当所有的叩击声都被一群人听到 时,就不能合理地将其归因于听觉错觉了。而且我们已 经完全摒弃了欺骗的概念,因为细心的观察已经证明其 不涉及任何偶然性或物质性的原因。
的确有一位学问渊博的医生根据自己的观点对 这一问题作出过武断的解释[1]:“原因在于腓骨肌腱的自愿或非自愿收缩。关于这一问题,他用最完整的解剖学 细节来演示产生这些噼啪声的机制,模仿鼓的敲打,甚 至演奏有节奏的咏叹调。他因此得出结论,那些在桌子 上听到叩击声的人要么是恶作剧的受害者,要么是错觉 的受害者。这一事实本身并无新意。遗憾的是,对于那 个声称这一发现的创立人而言,他的理论并不能解释所 有的情况。首先我们要说明的是,有人天赋异禀,能让 腓骨肌腱或任何其他肌腱随意发出噼啪声或演奏咏叹调, 这些人都是特异生物,相反,使桌子发出噼啪声是非常 常见的,拥有这种能力的人很少有能力做其他的。其次, 这位博学的医生忘了解释以下几个问题:一个人静止不 动,离桌子还有一段距离,他的肌腱发出噼啪声时如是 何产生振动的——这种振动可以通过触摸感觉到;参与 者是如何在桌子、其他家具、墙壁、天花板等不同地方 随意听到噼啪声的;最后,肌腱的作用又是如何延伸到 一张根本没有被接触到的桌子上,并让它自己移动的。 此外,如果这一理论真的能对任何事情作出解释,那么 它只会使叩击声现象失效,却并不会适用于其他所有的 通灵方式。因此,我们的结论是,这一理论的创立者并 没有看到所有事物,或者没有对所有事物进行充分的观 察就妄加判断。令人遗憾的是,在研究其不熟悉的课题 时,科学家们总是急于给出与事实不符的解释。他们自 身所拥有的知识应当使他们在判断时更为谨慎,尤其是 在这一知识拓展至未知领域时。
42. 物理原因理论: 从现在开始,我们将把绝对否 认理论抛诸脑后。在承认了这些现象的真实性之后,那些目击这些现象的人首先想到的自然是将这些运动归因 于磁力运动、电流运动或某种流体的作用,即某种特殊 的物质和物理原因。这个理论并没有什么不合理之处, 如果将这一现象局限于纯粹的机械效应的话,它是很具 有说服力的。在某些情况下,这一点甚至得到了更有力 的佐证,因为这种现象的威力会因为在场人数的众多而 进一步增加——每个人都可以看成是人类电池的一个元 件。正如我们曾经说过的,一个理论之所以成其为一个 真正的理论,在于它能够解释所有的事实。只要有一个 事实与之相矛盾,就说明它是错误的、不完整的或过于 死板的——正如这个例子中所体现的。这些运动和叩击 声显示了智慧的迹象,它们服从于意志,并能对思想作 出反应。如此一来,它们的背后必定存在着智慧的原 因,既然结果不再仅仅是物质的,那么原因本身也就必 然是物质以外的东西。因此,由物质中介所产生的排他 性作用这一理论被排除在外,而如今重新涌现的只有那 些尚未看到任何东西就事先做出判断的人。所以,关键 的一点在于要证明某种智慧行为,在于这一观点要能够 说服任何想要仔细观察的人。
43. 反射理论: 一旦认识到这其中涉及到智慧行 为,就必须确定智慧的来源。人们可能会认为这是灵媒 或者参与者自身的智慧,就像光或声波的反射作用一 样。这是完全有可能的,只有经验才能最终对这一问题 作出最后的判定。然而,不久之后,我们便注意到,这 一理论完全已脱离了任何纯粹的唯物主义思想;要间接 地复制参与者的智慧,就必须承认人类中存在着某种独立于其有机体的本源。
如果所表达的思想总是参与者的思想,那么反 射理论便能得到证实。但即使减少到这样的比例,这一 现象不也是最令人感兴趣的吗?如果思想能在某个惰性 物体中产生回响,并将其转化为运动和声音,那不是件 很了不起的事吗?这其中难道不会有什么东西引起学者 们的好奇心吗?既然如此,那为什么那些竭尽全力去寻 找神经纤维的人会如此鄙视这一话题呢?
正如我们所说的,只有经验才能对这一理论作 出最后的判定,可经验证明事实恰恰相反,因为在每个 案例中,即使是最正面的事实也表明,通过这种方式所 表达的思想不仅有异于参与者的思想,而且往往是与参 与者的思想全然相反的。这否认了所有的先入之见,也 挫败了所有的期望。事实上,当我本人心里想的是“白 色”,可得到的回答是“黑色”时,我无法相信这竟然 是我自己的回答。如果所表达的思想与参与者的思想相 同,在这种情况下,有的反对者就认为其找到了佐证。 但这除了证明参与者可能会像进行通灵的智慧一样思考 之外,这又能证明什么呢?我们并没有说两者之间一定 是不同的。在谈话过程中,如果对方表达了与你相似的 想法,你会说他或她的想法是来自你的想法吗?只需要 举几个得到了充分证明的反例就能够证明这个理论是有 失偏颇的。
此外,如何根据思想反射理论来解释不知道如 何书写的人却能写出字来;如何解释文盲给出的回答竟 然达到了哲学的最高境界;如何解释灵媒能够对非语言的心理问题做出回答,或者能用自己不知道的语言来进 行回答;或者如何解释其他无以数计的能证明显灵智慧 存在独立性的事实案例?如对此有任何相反的意见,只 能说是观察不足。
如果根据回答的性质,可以证明在外部智慧的 精神存在,那么根据直接书写的现象,即在完全不接触 以及采取了各种预防措施来避免任何欺骗的情况下,不 用钢笔或铅笔也能自发地进行书写,则可以证明外部智 慧的物理存在。这一现象的智慧特征是勿庸置疑的;所 以,这其中所涉及的不仅仅是简单的流体作用。此外, 表达的思想所具有的自发性不仅独立于所有的预期,同 时也独立于任何既定的问题,故而不能将其视为对参与 者思想的一种反射。
在某些情况下,反射理论是相当不讨人喜欢的。 如果一群诚信的人在一次聚会上意外地接收到了一个相 当令人反感的信息,将责任归咎于其中一人是极不得体 的,而且毫无疑问,每个人都会立即否定这一观点。 (见《灵性之书》“前言”第十六节)。
44. 集体灵魂理论: 这是前一个理论的变体。这一 理论认为,只有灵媒的灵魂才能真正表达自己,但灵媒 将自己的灵魂与许多既有可能在场,也有可能不在场的 其他人的灵魂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了一个将每个人的 天赋、智慧和知识汇聚在一起的集体。然而,对于在一 本名为《光明》[2] 的小册子中所揭示的这一理论,其风格 似乎相当晦涩。我们必须承认,对于从该书中所读到的 内容,我们其实理解得不甚透彻,是仅凭记忆引用的这本著作。此外,这一理论更多的只是代表了一种个人观 点——就像其他许多观点一样——它并没有赢得多少追 随者。作者采用了埃马·蒂普塞这个名字来指代其代表 的集体存在。他的座右铭是: 没有什么隐藏的东西是不 可以揭露的。只不过,这一命题显然是错误的,因为有 无数的事物是人类无法知道,也不允许知道的。倘若有 人声称自己能够洞悉上帝的所有秘密,那就太自以为是 了。
45. 梦游症理论: 这一理论曾一度拥有众多的追随 者,直至现在也依然为数不乏。就像集体灵魂理论一 样,这一理论认为所有的智慧通灵都来自于灵媒自身的 灵魂或灵性。然而,为了解释灵媒如何处理超出其理解 范围的问题,而不是将其视为一个集体灵魂,这一理论 将其归因于灵媒的心智能力受到了短暂的过度刺激;换 而言之,即处于一种能使其兴奋并激发其智力的梦游状 态或狂喜状态。不可否认,在某些情况下,这样的原因 的确可能产生影响,但只要看过大多数灵媒的做法,就 足以理解这一理论其实并不能适用于所有的情况——这 只是例外,而不是常规。如果灵媒总是营造出某种幻想 或狂喜的氛围,这倒不失为一个答案,他们若想要上演 一出喜剧,完全可以完美地模仿出这样的假像。然而, 如果灵媒像一台机器一样写字,对自己所接受到的信息 毫无意识,没有任何表情,也不关心自己在做什么,完 全处于一种漫不经心的状态——甚至还会在做其他事情 的同时放声大笑,请问他们的灵感是从何而来的?人们 或许能理解思维的过度兴奋,但却无法理解它是如何让那些不懂写字的灵媒写字,更不用说通过叩击声或借助 占木板或篮子来传递信息了。在撰写本书的过程中,我 们将看到哪些原因必须归结于灵媒的思想影响。然而, 通过确凿的迹象揭示外部智慧的案例是如此之多,如此 之明显,以致于它们可以毫无疑问地证实其真正的起 源。对于灵性主义创立之初所出现的理论,其错误大多 在于仅凭一些孤立的事件就得出了普遍的结论。
46. 悲观主义、妖魔或恶魔理论: 这里,我们将介 绍另一种思想体系。既然已经证明了外部智慧的介入, 那么就有必要去了解它的本质。最简单的方式莫过于是 直接询问,但有人认为这还不够稳妥;相反,他们更愿 意将所有的显灵现象视为魔鬼的杰作。在他们看来,只 有魔鬼才能用这种方式进行通灵。尽管这一理论现在鲜 有人接受,但鉴于那些试图传播这一理论的人所具有的 特殊品质,它曾一度受到某些人的认可。具有讽刺意味 的是,恶魔理论的追随者并不应当视为灵性主义的反对 者,事实恰恰相反。无论是恶魔还是天使,进行通灵的 始终是无形的存在;因此,承认恶魔的显灵,就等同于 承认与无形世界沟通的可能性,或者至少与那个世界的 一部分进行沟通的可能性。
尽管可能不合理,但相信这种通灵是恶魔的专 属产物也并不是不可能的,前提条件是只要认为灵性是 在人类范围之外被创造出来的存在。然而,既然我们知 道灵性只是亡者的灵魂,那么这一理论就彻彻底底地失 去了它的权威,甚至失去了它成为真理的可能性,因为 它意味着所有的这些灵魂都是恶魔,无论是父亲的灵魂、孩子的灵魂、或朋友的灵魂,而且一旦我们死去,我们 也会变成恶魔。因此,对许多人来说,这不是一个非常 讨好或令人慰藉的学说。你很难让一位母亲相信,她失 去了一个可爱的孩子,这个孩子在死后前来向她证明了 自己对母亲的情感,表明了自己生前的身份,可实际上 却是个不折不扣的魔鬼。的确,有的灵性是相当邪恶的, 他们只配被称为恶魔,原因很简单:有的人非常邪恶, 死亡也没能让他们立即进步。问题在于要知道是否只有 他们才能和我们通灵。对于相信这一理念的人,我们不 妨问问以下几个问题:
1)世上是否既有善良的灵性,又有邪恶的灵性?
2)上帝比邪恶的灵性——或者说恶魔(如果你们想这么称呼的话)——拥有更强大的力量吗?
3)确定只有邪恶的灵性才能通灵,就等于说善 良的灵性不能通灵。如果真是这样,那这要么是对上帝 旨意的体现,要么就是对上帝旨意的违背。若是后者, 就意味着邪恶的灵性比上帝拥有更强大的力量。若是前 者,那为什么上帝不允许善良的灵性去通灵,以抵消其 他灵性的影响呢?
4)你们能举出什么样的证据来证明善良的灵性 是不可能进行通灵的?
5)当我们将一些通灵所显露的智慧呈现在你们 面前时,你们却认为这是魔鬼使用了各种各样的面具, 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引诱我们。我们发现有些伪善的灵性 很擅自于用智慧的外衣粉饰自己的语言,但你们真的以为无知可以模仿真正的智慧,邪恶的本性可以模仿美德而不露出马脚吗?
6)既然只有魔鬼才能通灵,而魔鬼又是上帝和 人类的敌人,那么为什么灵性会建议人们向上帝祈祷, 服从于神的意志,忍耐生活的磨难而不抱怨,不追求荣 华富贵,以及践行仁慈和基督的所有箴言;总而言之, 尽一切可能摧毁魔鬼的帝国?假如所有这些忠告都是由 魔鬼提出来的,那么我们必须认同一点,即不管魔鬼有 多么狡猾,他也不会蠢到说要来对付自己。[3]
7)如果灵性能够通灵,那是因为这是上帝所允 许的。既然能同时接受到善良与邪恶的讯息,那么,认 为上帝允许邪恶的灵性来考验我们,同时也允许其他灵 性给我们提出明智的忠告,这不是更合乎逻辑吗?
8)如果一个父亲任由自己的孩子受到不良榜样 和建议的摆布,完全弃自己的孩子于不顾,而且还禁止 他们去寻找可以帮助其远离邪恶的人,你们会作何感想? 我们是否应该相信,上帝,这位至善至美的神,会去做 一个好父亲或者其他人都不会去做的事情?
9)教会确认了圣母和其他圣徒通过幽灵、异象、 口头交流等形式的显灵现象所具有的真实性。而这一理 念不是正好与只有恶魔才能交流的教义相矛盾吗?
我们相信,有的人是诚心诚意地提出这一理论 的,但我们也相信,很多人这样做的唯一目的是为了阻 止人们参与这样的事情,因为人人都会接受到邪恶的信 息。他们说只有魔鬼才会显灵只是为了吓唬人,就像吓唬小孩一样:“别碰那个;你会被烧伤的!”也许这个 意图是值得称赞的,但它并没有达到其本身的目的,因 为越是禁止某些东西,就越会引起人们的好奇,而对魔 鬼的恐惧只是阻止了少数人而已。事实上,他们中的大 多数人其实很希望能够见到魔鬼,也许没有别的原因, 只是想看看魔鬼长什么样,他们会惊奇地发现魔鬼长得 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么丑陋。
难道这一理论的背后没有更深层次的动机,即 交流完全来自于魔鬼自身吗?有的人认为,凡是和自己 想法不同的人都是错的。难道那些认为灵性交流是魔鬼 杰作的人不用担心灵性会不认同他们的观点吗,尤其在 是涉及这个世界的问题,而不是另一个世界的问题时? 既然他们无法否认这些事实,所以他们就试图以一种尽 可能令人恐惧的方式来陈述这些事实。然而,这种方法 所产生的结果并不会比其他任何方法更好,一旦对荒谬 的恐惧变得无力,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让事情顺其自然。
如果一个穆斯林听到灵性说的某些话违反了 《可兰经》的律法,他必然会认定那是一个邪恶的灵性。 同样的,犹太人发现灵性违反了《摩西律法》的教义时, 也会如此。至于天主教徒,我们听到过其中一位说交流 的灵性是魔鬼,因为他对世俗的权力[a] 有着不同的看法, 尽管这个灵性只宣讲了仁慈、宽容、爱邻、弃俗,所有 这些都与基督所宣扬的箴言如出一辙。
既然灵性只是人类的灵魂,而人类是不圆满的, 那么有理由认为,同样也有不圆满的灵性,而它们的性 格必然会体现在交流当中。不可否认,我们必须防范邪恶、狡猾和极其虚伪的灵性。然而,仅仅因为这个世界 上有一些乖张之人,我们就有理由逃离社会生活了吗? 上帝赐予了我们用于评判灵性和人类的理性和洞察力。 为了避免灵性主义在践行过程中可能带来的不便,最好 的方法是不要去禁止,而是去澄清。假想的恐惧只能产 生短暂的印象,它难以影响到每一个人,而相反,清晰 呈现的真相反倒能赢得所有人的理解。
47. 乐观主义理论: 除了那些将灵性现象完全视为 魔鬼产物的理论,还有一些人认为灵性现象只是善灵的 杰作。这类理论的出发点基于这样一个原则:灵魂一旦 脱离物质,便蜕下了任何一种面纱,所以其必定拥有至 高无上的知识和智慧。然而,盲目相信无形世界的存在 拥有绝对优势,这已成为了导致许多人受到无数欺骗的 根源。他们必须以自己为代价,学会不去信任某些灵 性,就像学会不去信任某些人一样。
48. 统一灵性或单一灵性理论: 各种各样的乐观主 义理论认为,只有一个灵性能与人类交流,这个灵性就 是基督,即地球的守护者。然而,如果这种交流是轻浮 和浅薄的,是令人厌恶和粗鄙的,是充满恶意和怨恨 的,人们却依然认为这可能来自于上神的灵性,那就是 一种不敬和亵渎。如果那些相信这一理论的人只接受无 懈可击的交流,那么我们就能接受他们的幻觉。但他们 大多宣称自己曾经收到过极其邪恶的信息,并试图将其 解释为这是善良的灵性通过向其口述荒谬之事以对其进 行考验。因此,有的人将所有的交流全部归因于魔鬼, 认为魔鬼会以花言巧语来诱惑人们;而有的人则相信只有耶稣才能自我显灵,但耶稣会通过邪恶的话语来考验 人们。对于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该如何来做出判定 呢?常识和经验。我们之所以要借助于经验,是因为持 有这种排他性观点的人不可能对所有的事物都进行充分 的验证。
我们若将这种已确认了身份的案例摆在他们面 前,即通过书面交流、视觉交流以及其他方式的交流证 明了亲戚、朋友或熟人的在场,他们会回答说这总是同 一个灵性:有人认为是魔鬼,有人认为是基督——二者 皆会模仿所有的形式。但是他们并没有给出任何理由来 解释为什么其他的灵性不能交流,或者说为什么真理之 灵会在虚假的外表下欺骗我们,为什么他会去欺骗一位 可怜的母亲,假装是她正在哀悼的孩子。理性拒绝承认, 最神圣的灵性会来上演这样一出暗黑的喜剧。此外,如 果否认可能存在任何其他形式的交流,岂非摒弃了灵性 主义最善良的特点:安慰受苦之人?我们只能说,这样 的理论是不合理的,是经不起认真检验的。
49. 多重灵性或多元灵性理论: 我们前面研究的所 有理论,包括那些否认灵性现象的理论,无一例外都存 在着观察不全面,或对观察解释不合理的问题。如果一 栋房子一面是红墙,另一面是白墙,单看其中一面的人 肯定会认为这栋房子要么是红的,要么是白的,如此以 来,这即对,又不对。可凡是见过这栋房子两面的人都 会说这房子是红白相配的,这也是唯一知道真相的人。 关于灵性主义的观点也是如此:它们可能在某些方面是 正确的,但如果它们以偏概全,以点盖面,那么它们就是错误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想要认真研究这门科 学,必须花费很长的时间进行大量的观察,因为只有通 过较长的时间才能确认细节,才能注意到微妙的细微差 别,才能观察到无数犹如明亮的光芒一样闪耀的典型事 例。然而,如果仅仅停留在表面,就会让自己过早做出 错误的判断。
让我们对这一问题进行全面的观察,然后来看 看所获得的普遍性的结果,这会让我们从此树立起灵性 具有普遍性的信念,因为上面所列的具有局限性的理论 无非是一些孤立的观点:
1)灵性现象是由超物质智慧,即灵性所产生的。
2)灵性构成了无形世界,且无处不在;他们居 住于无穷空间;有的灵性不断地围绕着我们,而我们始 终与他们保持着联系。
3)灵性不断地作用于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他 们是大自然的力量之一。
4)灵性并不是作为一种独立的存在类别被创造 出来的:他们是那些曾经生活在地球或其他世界上的人 的灵魂,已经褪去了物质皮囊。因此,男人和女人的灵 魂都是灵性的化身,其死后又变成了灵性。
5)世上有各种等级的灵性,有善良的,有邪恶 的,有智慧的,也有愚昧的。
6)灵性服从于进步的规律,所有灵性都可以达 到圆满,但这取决于他们如何运用自己的自由意志,根 据其自身的努力和意志,灵性达到圆满境界所需的时间有长有短。
7)灵性的幸福与否取决于他们一生中行善作恶 的多寡及其发展的程度;只有那些达到了最高净化程度 的灵性才能获得圆满而纯粹的幸福。
8)在特定的环境下,所有的灵性都能向人类显 灵,能够进行交流的灵性的数量是无限的。
9)灵性通过灵媒进行交流,灵媒是他们的工具 和传释者。
10)人们可以通过灵性的语言辨别出灵性进化 程度的高低:善良的灵性只会提出好的忠告,只说好的 事情——方方面面都能证明其进步性;而邪恶的灵性只 会欺骗人,他们所说的话无一不带着破绽和无知的印记。
灵性通过不同的等级构成了灵性的等级制度 (见《灵性之书》第二部分第一章第 110 节)。对这一分 类体系的研究,对于评价显灵灵性的本质及其善恶品质 都是不可或缺的。
50. 物质灵魂理论: 这一理论只包含了一个专门关 于灵魂本质的观点,这一观点认为灵魂和灵性包并非互 不相同,或者恰好相反,灵性包就是灵魂本身,灵魂可 以通过多次轮回而逐渐净化,就像酒精可以通过多次蒸 馏而进行提纯一样。然而,灵性主义学说认为,灵性包 仅仅是灵魂或灵性的流态皮囊。既然灵性包是一种物 质,尽管其极为虚无缥缈,那么依据我们所讨论的理 论,灵魂的本质也或多或少具有物质性,具体取决于灵 魂的净化程度。
这一原则并不能否认灵性主义学说的任何一个 基本原则,因为灵魂的命运是不会改变的。其未来获得 幸福的条件是完全相同的,灵魂和灵性包形成一个整体, 称为灵性,就像胚芽和外胚乳形成一个整体,称为果实。 整个问题可以归结为把整体看成是同质的,而不是由两 个不同的部分组成的。
可以看出,这个问题其实无关紧要,如果我们 没有遇到有人想要看一看实际上只有寥寥数语解释的新 学派,我们也根本不会讨论这个问题。这个理论受到了 很大的限制,然而即使不是如此,也并不意味着灵性主 义者之间存在分裂,就像关于光的发射或光的波动两种 理论并不意味着物理学家之间存在分裂一样。有的人因 为这样一个幼稚的问题就想要分道扬镳,这证明了重视 附属物更胜于重视原则本身,同时也证明了不善良的灵 性在煽动他们闹分裂,因为善良的灵性永远不会想播下 刻薄与不和的种子。有鉴于此,我们敦促所有真正的灵 性主义者对要这些建议保持警惕,不要过分看重某些不 值得关注的细节——核心才是至关重要的。
尽管如此,我们认为我们还是有必要提一提, 认为灵魂和灵性包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本源,这一观点所 依据的是什么。这是基于灵性自身所传授的教义,就这 一方面而言,他们从来没有任何分歧。但我们所指的只 是开明的灵性,因为大多数灵性往往并不比人类知道得 更多,有的甚至人类所知更少,而这一对立理论是人类 的一种观念。我们既不是捏造虚构,也不是凭空想象出 灵性包的存在来解释灵性现象的。灵性包的存在是由灵性自己向我们揭示的,而且这一存在也通过观察得到了 证实(见《灵性之书》第 93 节)。对灵性感觉的研究进 一步证实了这一点(见《灵性之书》第 257 节),尤其是 涉及有形幽灵的现象,对于其他人而言,这意味着灵魂 构成元素的固化和随后的分解,以及因此导致的灵魂的 紊乱。此外,我们还必须承认,这种能为人类感官所能 感觉到的(幽灵的)物质其实就是智慧本源本身,将肉 体和灵魂相混淆的荒谬性无异于将衣服和身体混为一谈。 至于灵魂最深处的性质,我们一无所知。当我们说灵魂 是一种非物质时,我们应当从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意义 上去理解它,因为绝对的非物质是虚无一物的——然而 灵魂或灵性仍属于某种事物。因此,我们想说的是,灵 魂的本质是高度进化的,因此绝对没有类似于我们所说 的物质本身的东西,这就是为什么对我们来说它是非物 质的(见《灵性之书》第 23 节和第 82 节)。
51. 以下是一位灵性对这一问题的回答:
“有些人所称的灵性包其实等同于另一些人所 称的流态物质皮囊。为了能以最合乎逻辑的方式让人们 理解我,我想说的是,这种流体具有感官上的完美性, 它是视觉和思维的延伸。但我所指的只是高度进化的灵 性。
“至于不圆满的灵性,他们则仍然为尘世的流 体所浸润,所以仍属于你们所理解的物质。正是由于这 一原因,这些灵性才会经历高阶灵性不会感受到的饥饿、 寒冷等体验,因为尘世的流体已经从高阶灵性的思想, 即灵魂中被蒸馏出来了。灵魂要进步是永远也离不开某种介质的,没有这一介质,灵魂对你们而言就什么都不 是,或者说,你们将就无法想象灵魂是什么。我们这些 游离的灵性将灵性包视为与你们进行交流的介质,无论 是间接地通过你们的身体或灵性包进行交流,还是直接 与你们的灵魂进行交流;所以说,灵媒和交流的方式具 有无限的多样性。
“至于科学的观点,即而灵性包的本质,则是 另一回事。首先,你们要了解它在逻辑上的可能性。这 就涉及到关于流体性质的讨论,目前还无法解释这一问 题, 因为科学对此仍然缺乏充分的了解, 但如果它想 要跟上灵性主义的发展,这一问题最终会得到解决的。 灵性包有可能拥有无限的差异和变化, 而灵魂是智慧的 ——它的本质并不会改变。不要再继续问这个话题了, 因为这个问题目前还不能解释清楚。难道你们没有意识 到,其实我也和你们一样在调查此事吗?你们研究的是 灵性包,而我们现在研究的是灵魂。所以,不妨再等 等。”
拉梅奈
如此看来,我们认为进化程度较高的灵性尚且 未能探究清楚灵魂的本质,何况我们?因此,细究万物 起源是在浪费时间,正如《圣灵之书》(第 17 节和第 49 节)所教导的,那是属于上帝的秘密。想要通过灵性主 义来发现一般人类至今无法企及的东西,这将使人类偏 离其真正的目标;就像一个孩子妄想拥有与成年人一样 渊博的知识。对人类而言,最重要的是要将灵性主义应 用到自身的道德完善过程中;其他的一切只不过是全然无益的好奇心,而且几乎总是包含着傲慢的意味,一旦 满足了这种心理,人类就会懒得再向前迈进一步。进步 的唯一方法就是在道德上提升自我。
作为本书口述者和署名者的灵性证明了自己的 睿智,他们尊重上帝不允许其擅自探究万物起源所设下 的界限,让喜欢推断和自以为是的灵性去承担过早做出 错误假设的责任,这种假设的蛊惑性远远超过了其严肃 性,总有一天会像人类出现的其他思想一样,在理性的 抨击面前而最终陨落。这些睿智的灵性只是对真正必要 的问题进行了阐述,以便世人能够理解等待他们的未来, 从而鼓励世人积极行善。(请参阅《灵媒之书》第一章 第二节:“灵性对物质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乔伯特博士(德·兰巴勒)。为了公平起见,我们必须声明这 一发现其实应归功于希夫先生。乔伯特博士只是向医学学会详细阐 述了这一后果,其目的旨在对灵桌发出叩击声的这一现象给予决定 性的抨击。所有细节详见 1859 年 6 月的《灵性主义评论》——作者 按。
[2] “交流:灵性现象之光。占卜桌、梦游者、灵媒、奇迹。灵性 磁力:实践信仰的力量。由名为埃玛·蒂普塞的集体灵魂在占卜板 上写下的字。”布鲁塞尔,1858 年,德弗罗耶——作者按。
[3] 这一问题在《灵性之书》(参观第 128 节)中有提到。不过, 关于这个问题以及所以涉及到宗教的问题,我们建议您参考前法国 领事格兰特博士所著的《一位天主教徒关于灵性主义的信》,以及 我们自己即将出版的《唯灵主义的矛盾——从宗教、科学和唯物主 义的观点来看》——作者按。
[a] 这是指教皇参与并决定世俗事务的权力——译者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