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书 以灵性主义为依托

Allan Kardec

返回菜单
第二十三章: 奇怪的道德

■ 爱父母胜过爱基督之人
■ 撇下父母和孩子
■ 让死人去埋葬他们自己的死人
■ 我带来的不是和平,而是分裂


爱父母胜过爱基督之人

1. 有很多人与耶稣同行着,他转过身对他们说:“到我这里来的人,如果爱我不能胜过爱他的父母、妻子、儿女、兄弟、姐妹,甚至自己的生命,那么,他就不能做我的门徒;不肯背着他的十字架跟随我的人也不能做我的门徒;同样,如果你们有谁不能放弃他拥有的财产,就不能成为我的门徒。”(《路加福音》第 14 章第 25 节至第 27 节和第 33 节)

2. 爱父母胜过爱我的人不配做我的门徒;爱子女胜过爱我的人也不配做我的门徒。 (《马太福音》第 10 章第 37 节)

3. 尽管这种情况非常少见,但基督所说的某些话的确听上去非常奇怪,以致于人们会本能地排斥其字面含义;虽然如此,基督教义的崇高性却并未因此受到任何损害。由于这些话是在基督死后记录下来的——没有任何一本《福音书》是在基督生前所著,所以人们可能更倾向于认为,这些话未能很好地表述基督的思想,或者其可信度不高,基督的原意很有可能因为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而遭到了篡改。哪怕只错了一次,就足以使同样的错误在后续版本中反复出现,这样的案例在历史上并不少见。

例如,在路加的这段经文中:“到我这里来的人,如果爱我不能胜过爱他的父母……”,原文本来使用了“恨”一词,但没有任何人会将这个“恨”字归结到耶稣身上,所以争论这一点本身毫无意义,更遑论为其合理性辩护了。首先要知道的是,耶稣是否真的说过这么一个词,如果确有其事,那就必须根据耶稣使用的语言来判定这个词是否和我们认为的意思一样。在约翰的这段经文里:“那些憎恶世上自己生命的人,则会保守生命到永生”,这句话所表达的思想肯定不同于我们为其附加的含义。

希伯来语的词汇并不丰富,一词多义的情况比比皆是。以“创世纪”一词为例,它既可以指创世的各个阶段,也可用于表示一个昼夜轮转的特定周期;因此,后来的译文中使用了“日”一词,并认为世界是以六个二十四小时为周期运行的。类似的例子还有“骆驼”或\“绳子”(绳子用骆驼毛制成),即在针眼的寓言故事所翻译的“骆驼”一词。(参见第十六章第 2 节)[1]

此外,我们必须考虑到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性格特征,这些因素也会对其语言的特殊意义产生影响。如果不这样理解,就会遗失某些词语的真正含义。从一种语言翻译到另一种语言时,同一个词语所表达的情绪可能出现强弱之分;在一种语言中,某个词可能有侮辱或亵渎之意,但在另一种语言中却无关紧要,这具体取决于为这个词语附加的思想。即便是在同一种语言中,某些词语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失去其原有意义。这就是为何严格意义上的直译并不一定能准确地表达某种思想,为了准确起见,人们有时必须使用对等词或意译词,而非采用同源词。

此类注释对于《圣经》,尤其是《福音书》的解释特别有用。如果我们不考虑耶稣当时所处的环境,就会习惯性以己度人,从而错误地理解某些表述和事件所蕴含的意义。因此,我们应剔除“恨”一词的现代意义,因为它违背了耶稣教义的基本精神。(参见第十四章第 5 节)


撇下父母和孩子

4. 每个为了跟随我而撇下房屋、离开父母、兄弟、姐妹、孩子或土地的人,都将会获得百倍的报偿,并且得到永生。(《马太福音》第 19 章第 29 节)

5. 彼得又说:“您瞧,我们撇下了一切,跟随了您!”耶稣于是对他们说:“我实话告诉你们吧:事实上,所有为了上帝王国的缘故,而离开他们的家园、妻子、兄弟、父母和孩子的人,将会在今世得到更多,并且在来世享有永恒的生命。”(《路加福音》第 18 章第 28 节至第 30 节)

6. 还有一个人说:“主啊,我将跟随您,但是,请先让我回去向我的家人告别。”但是耶稣对他说:“手扶犁耕作,却又朝后看的人,对神的国是不合适的。”(《路加福音》第 9 章第 61 节至第 62 节)

如果对于词语没有争议,我们就得来探究一下这些话语所表达的思想,很显然:来世的利益应放在人类利益和各种考量因素之上,
因为这样的思想才符合耶稣教义的本质,而抛弃家庭的理念则是对耶稣教义的否定。

除此之外,那些宣扬为了祖国而不惜牺牲个人利益和家庭情感的箴言,我们见得还少吗?有谁会责怪一个儿子离开他的父亲、母亲、兄弟姐妹、妻子和孩子去保卫他的国家?相反,他为了履行职责而抛下家庭的温馨和爱情的甜蜜,这难道不是修功积德之事吗?如此看来,有的职责是高于其他一切的。难道法律没有规定,女儿离开父母去与丈夫团聚是一种义务吗?尽管这世间有许多令人肝肠寸断,却又不得不为的分离,情感却并未因此而破裂。距离不会减少对父母的尊敬关怀,也不会减少对孩子的呵护关爱。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即使是从字面上来理解(除了“恨”一词),这些话语也既不是对孝敬父母这一诫命的否定,也不是对父母慈爱这一情感的否定——如果按照其精神上的含意来理解的话,就更是如此。这些话语旨在运用夸张的手法来表达关注来世的责任有多么迫切。此外,在某一个文化或时代中,由于风俗习惯的缘故,家庭纽带关系相对较弱,所以它们受到的冲击小于在一个道德水平更高的文明中所受到的冲击。这种纽带关系在早期文化中显得较为薄弱,后来则随着情感和道德意识的发展而逐渐加强。分离本身就是进步的必要条件;它既存在于家庭中,也存在于文化中,如果没有相互交融,没有相互融合,分离也必将退化。这是自然法则,既有利于道德的进步,也有利于身体的发育。

在这里,我们只是从世俗的观点来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灵性主义使我们能够从更高层次来看待这些问题,它揭示了真正的情感纽带存在于灵性之间,而非肉体之间;揭示了这样的纽带既不会因为分离——甚至不会因肉体的死亡而被打破;以及揭示了通过灵性的净化,真正的情感纽带会在灵性生命中得到加强:这是一个令人欣慰的真理,因为它为人们承受生活的世事变迁赋予了极大勇气。(参见第四章第 18 节和第十四章第 8 节)


让死人去埋葬他们自己的死人

7. 他又对另一个人说:“跟随我来。”那个人却说:“请先让我回去埋葬我的父亲。”但是,耶稣对他说:“让死人去埋葬他们自己的死人吧!你只管去传播神的国。”(《路加福音》第 9 章第 59 节至第 60 节)

8. “让死人去埋葬他们自己的死人”,这句话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呢?结合上下文来看,首先,在所谈及的情况下,一个人认为埋葬自己的父亲是孝顺父母应尽的义务,这一点本是无可指摘的。然而,这句话中还包含着一种更深层的意义,而只有对灵性生命理解更透彻之人方能洞悉这层含义。

事实上,在灵性世界的生命才是真正的生命;这是灵性的正常生活,他在尘世的生命只是短暂易逝的。与灵性生命所拥有的光辉和活力相比,尘世的生命确乎是一种死亡。肉体不过是暂时遮蔽灵性的一件粗衣敝服,是真正将灵性禁锢于尘世的一种羁绊,摆脱肉体的束缚对于灵性而言是快乐的。一个人对死者的尊敬并不局限于对其肉体的哀悼,更在于对其灵性的怀念,比如保留死者生前拥有或用过的物品,以寄托对死者的缅怀之情。而人类是无法自行领悟到这一点的。故耶稣教导世人说:不要为肉体忧虑,要先想到圣灵。你只管去传播神的国。去告诉别人,他们的家园不在世间,而在天国,因为真正的生命只有在那里才能找到。


我带来的不是和平,而是分裂

9. 不要以为我来是要把和平带到人间的,我带来的不是和平,而是利剑。我来是为了:“让儿子和父亲做对,让女儿和母亲做对,让媳妇与婆婆不和。甚至你的家人都是你的仇敌。”(《马太福音》第 10 章第 34 节至第 36 节)

10. 我到地球上,是来点燃烽火的,我多么希望现在这火已经被点燃了!我必须受到另外一种洗礼,我是如此地忧虑,直到这洗礼完成。

你们以为我来是在人间建立和平的吗?不是,我告诉你们,我是来分裂的。因为,从现在起,五口人之家将要分裂,三个反对两人,两个反对三个。父子将会分争,彼此做对;母女将会分争,彼此做对;婆媳将会分争,彼此做对。(《路加福音》第 12 章第 49 节至第 53 节)

11. 耶稣本是仁慈和善良的化身,他从未停止过对邻居的爱,他可能会说“不要以为我来是要把和平带到人间的,我带来的不是和平,而是利剑。我来是为了:‘让儿子和父亲做对,丈夫和妻子做对;我到地球上,是来点燃烽火的,我多么希望现在这火已经被点燃了’”这样的话吗?这岂是不与他的教义自相矛盾吗?将一个残忍冷酷的征服者的言语强加于他,这难道不是对神明的亵渎吗?非也!事实上,这些话既没有亵渎神明,也没有自相矛盾,因为这的确是耶稣自己所说的话,而这些话恰好见证了他的大智大慧。仅仅是形式,有点模糊,并不能准确地表达他的思想,这一事实引起了对其真正含义的误解。从字面上看,这些话似乎是将耶稣所肩负的和平使命变成了颠覆与离间的使命——可根据我们的常识来看,这显然是一个荒谬的结论,因为耶稣是绝对不会自相矛盾的。(参见第十四章第 6 节)

12. 任何一种新思想的诞生,都会遭到强烈反对,没有哪个不经过斗争就能实现。在这种情况下,阻力的大小总是与预期结果的重要性成正比,因为越是伟大的思想,就越容易触动更多的利益。如果某一思想的谬误已众所周知,或者被视为无关紧要,那么这一思想便不可能引起任何人的关注,甚至能够轻易获得认可,因为大家都知道它不具有可行性。然而,倘若这一思想真实可信,拥有坚实的基础,而且未来可期,那么就会有一个神秘的预感去警告它的对手,告诉他们无论是对于他们本人,还是对于他们想要维护的秩序,这一思想都很危险。这就是为何有人会反对这一思想及其追随者。

因此,要衡量一种新思想的重要性以及可能产生的结果,可以从这一思想的诞生引发的轰动效应、遭到驳斥的激烈程度以及反对者的愤怒程度和持续时间来进行判断。

13. 耶稣来是为了宣扬一种教义,这一教义会摧毁当时的法利赛人、文士和牧师施虐的基础,为此,他们杀害了耶稣,因为他们认为只要杀死这个人,就能扼杀这一思想。然而,这一思想至今仍盛行不衰,因为它是真实可信的;它之所以得到传播,是因为它代表了上帝的安排。在离开犹地亚那个籍籍无名的村庄时,它面对最顽固的敌人——那些因其破坏了他们出于自身利益而非虔诚信奉而维护的世俗信仰,所以最想抨击这一思想之人——将自己的旗帜插在了异教徒世界的心腹之地。在那里,等待着使徒们的是最可怕的斗争;尽管遭受迫害之人难以计数,这一思想却在与日壮大、屡战屡胜——因为作为真理,这一思想已经超越了它的前辈。

14.值得注意的是,基督教恰好是在异教已呈衰落之势,且正在和理性之光抗争之时诞生的。当时的异教虽依然徒具形式,却早已无人真正信仰,唯有少数人因个人利益而在勉力支撑。我们知道,利益是顽固而执着的;它从不屈服于证据;一旦有人提出反对它的理由,它就会暴跳如雷,而反对其谬误的理由越充分,它就越是武断专横。它很清楚自己是错误的,但它对此毫不理会,因为它的灵魂深处从未有过真正的信仰。利益最畏惧的,是令盲人睁开双眼的光明。谬误对它而言是有利的,所以它会固守并维护谬误。

苏格拉底不是也宣扬了某种类似于基督教义的学说吗?那么,为何这一学说未能在当时世间最开化的文化中盛行呢?因为时机尚未成熟。苏格拉底犹如在未开垦的土地上播种耕耘;当时的异教主义还未走向衰亡。基督在适当的时候接受了上天的使命。在当时那个时代,并不是所有人——远非如此——都达到了基督教思想的水平,但当时盛行的信仰已经开始让人们在内心深处产生了一种空虚感,所以基督教思想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堪称开辟道路的先锋与倡导灵性的先驱。(参见《引言》第四节“苏格拉底与柏拉图:基督教思想和灵性主义的先驱”)

15. 遗憾的是,这一新学说的追随者们无法就如何正确解释主所说的话达成共识,因为大部分话语都被寓言和比喻的手法掩盖了。从一开始,无数教派便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每个教派都声称唯有自己掌握了真理;甚至到了十八世纪,各教派之间依未能达成一致。这些教派忘记了最重要的神圣戒律:仁慈、博爱、爱邻里——这是耶稣教义的基石以及获得救赎的明确条件,他们相互诅咒、相互争斗、以强凌弱、嗜血杀戮、严刑拷打、火刑相加。这些基督徒们是曾经打败异教的胜利者,如今却从受害者变成了迫害者。他们用铁与火将无瑕疵的羔羊作成十字架,插在了两个世界。作为一个不争事实,宗教战争可谓是最残酷的战争,它的受害者之众,远甚于政治战争;它所引发的暴虐和野蛮行径之多,超过了其他任何战争。

这是基督教义的过错吗?显然不是,因为基督教义明确谴责一切暴行。基督有没有对他的门徒说过“去迫害、残杀和烧死那些不信你的人”?没有,因为他告诉他们的恰恰相反:所有人都是兄弟姐妹,上帝是无上仁慈的;要爱你的邻居;爱你的敌人;要善待曾经迫害过你们的人。他还对他们说:凡用刀剑杀人者,必死于刀剑。因此,责任并不在于耶稣教义本身,而在于那些曲解了耶稣教义之人,在于那些将耶稣教义当成一种满足自身欲念的工具之人,在于那些忽略了“我的国不属这世界”这句话之人。

耶稣以其深邃的智慧,预见了将要发生之事。但这些事情不可避免,因为这与人类本质的低劣性有关,而人类本质的低劣性是无法一下子改变的。在历经了十八个世纪漫长而残酷的考验后,基督教才得以展示出其全部力量。对于这一点,从未有过任何争议。需要指责的永远是那些滥用耶稣教义之人。在经历了各种互不容忍的狭隘行径后,人们总会感叹道:如果能够正确理解和践行基督教义,这一切就不会发生了。

16. 耶稣说:“不要以为我来是把和平带到人间,我带来的不是和平,而是分裂。”他这句话的意思是:

“你们不要以为我的教义能够一帆风顺地创立;它必将以我之名为由,引发血腥的战争,因为人类必不能,也不想理解我。兄弟之间因为信仰不同,便会拔刀相向,家庭成员因为信仰不同,便会四分五裂。我到地球上,是来点燃烽火的,是为了除掉错谬和偏见,正如火烧田野,在于除掉野草一样;我多么希望现在这火已经点燃,这样就能更快地将一切清扫干净,因为真理必在冲突中胜利现身。战争之后,必将迎来和平;宗教仇恨之后,必将博爱众生;经历狂热的黑暗之后,信仰之光必将普照大地。待诸事俱备,我将差遣那慰藉者——真理之灵——来复兴万事;也就是说,若能理解我所说之话的真正含义,更多开明之士终将能够理解和结束分裂上帝子民、令其自相残杀的战争。最后,人们终将厌倦这样一场毫无结果,只留下了荒凉废墟,给家庭带来了无尽烦扰的战斗,人类必将意识到在这个世界和另一个世界真正利益攸关之事。他们必将看到其朋友和敌人会心平气和地选择站在哪一边。所有人都将簇拥于同一面旗帜,即仁慈的旗帜之下;万事万物都将按照我所教导的真理和法则,在人世间重建。”

17. 灵性主义诞生之时,正是基督应许实现之时。尽管如此,如果不消除滥用的情况,它也无法做到这一点。就像耶稣一样,灵性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也遭到了傲慢、自私、野心、贪婪与盲目狂热的反对,它们对灵性主义发起了最后的反击,试图阻挡其发展,为其设置各种障碍,施加各种迫害。为此,灵性主义也须奋起反抗;好在斗争与血腥迫害的时代毕竟已经过去。灵性主义必须忍受的阻碍,都是来自道德上的阻碍,而这些阻碍也即将消失殆尽。前者持续了几个世纪;后者只会持续几年,因为这道光芒并非源于一点,而是遍布世界各地,它将更快地让盲人重见光明。

18. 耶稣的这些话只能理解为,他的教义必将激起极大的愤怒,引发重大的冲突,在其被世人接纳之前必将导致惨烈的战斗——正如希伯来人刚进入应许之地前所经历的一样,并不是说他在蓄意谋划纷争和混乱。邪恶来自人类,而非耶稣。他就好比一位救死扶伤的医生,开出的药方在治病救人的同时,难免有些许引发不舒服的副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拉丁语中的“Non odit”以及希腊语中的“και ου μισει”,这几个词都没有“恨”的意思,而是指爱得更少。对于希腊语中“misein”这一动词所表达的含义,耶稣在希伯来语中只能采用这一更为贴体的动词来表达:它的确切意思并不是恨,而是爱得更少,爱得不及其他多,或者不如爱其他一样爱。在叙利亚的方言中[即阿拉姆方言,亦为耶稣母语——译者按],耶稣对于这一词语的使用频繁可能更高,因为其口音更重。这一含义还见于《创世纪》第 29 章第 30 节和第 31 节:“雅各也与拉结同房,并且爱拉结胜似爱利亚,于是又服事了拉班七年。耶和华见利亚失宠(原文作‘被恨’)……”。很明显,这里的真正含义是译文中所表达的“失宠”之意。在希伯来语,尤其是叙利亚语的其他许多段落中,这一动词常被用来表示“不如爱其他一样爱”的意思,如果把它直译为恨,那是一种误解,因为它还有另一个明确含义。此外,《马太福音》的经文中已清除了所有这类容易混淆的疑难之处。—— M·佩扎尼(本注释由卡甸补充——译者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