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仁慈之人受到祝福
■ 宽恕他人,上帝才会宽恕你
■ 与对手和解
■ 上帝最悦纳的献祭
■ 眼里的刺和梁木
■ 不要评判他人,上帝就不会评判你们; 让无罪之人扔第一块石头
■ 灵性所传教义
. 宽恕罪过
. 宽容
. 是否可以允许责难,发现缺点或评论他人的罪行?
宽恕他人,上帝才会宽恕你1. 仁慈之人受到祝福,因为上帝会施予他们怜恤。(《马太福音》第 5 章第 7 节)
2. 如果你们宽恕别人的过错,你们在天之父也会宽恕你们的过错。如果你们不宽恕别人,你们在天之父也不会宽恕你们的过错。(《马太福音》第 6 章第 14 节至第 15 节)
3. 如果你的兄弟亏待了你,不要声张,只在你俩之间指出他的错误。如果他听得进你的话,你就挽救了你的兄弟。彼得走上前来问:“主,如果我的兄弟不断亏待我,我要原谅他几次呢?七次够吗?”耶稣说:“我告诉你,不只七次,而是七十个七次。”(《马太福音》第 18 章第 15 节和第 21 节至第 22 节)
4. 仁慈是对温柔的赞美,因为不懂仁慈之人,亦无法做到温和宁静。仁慈在于不念旧恶和宽恕过错。心怀仇恨和怨念,意味着这个灵魂既不先进也不伟大。不念旧恶是不怀记他人对自己的侮辱,这是高级的灵魂特有的品质。有的人总是焦虑不安、满腹狐疑、愤气填胸;有的人则冷静沉着、性情温柔、心怀仁慈。
那些说“我永不饶恕”的人有祸了,因为他们即使不被别人定罪,也一定会被上帝定罪。倘若一个人不能宽恕别人的错误,又有何权利祈求自己的错误得到宽恕呢?耶稣说要宽恕别人,不只七次,而是七十个七次,意在教导我们,仁慈是没有限制的。
尽管如此,宽恕有可能表现为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一种伟大而崇高,慷慨大度、别无用心,小心翼翼地维系对方的自尊与情感,即使对方理当受责;另一种,被冒犯者——或自认为被冒犯者——在宽恕对方的同时却附加屈辱的条件,施加沉重的压力,这种宽恕并不能安抚对方,只会激怒对方。这种人若对他人施以援手,绝非出于仁慈,而是出于炫耀,目的在于告诉全世界:“看,我多慷慨!”此情此景之下,双方怎能真诚和解?当然不能,这与慷慨大度无关,不过是满足骄傲的自尊心罢了。一个人在争论中若更多地表现出和解的意愿,说明其灵魂更无私、更仁慈、更伟大,这样的人总能赢得公正之人的情感共鸣。
与对手和解5. 如果你的仇人要和你打官司,趁着还在路上的时候,赶快和他交朋友,否则,他会把你交给法官,法官又会把你交给看守,然后,你又会被投进监狱。我实话告诉你们,除非你偿还了最后一分钱,否则你别想从监狱里出来。(《马太福音》第 5 章第 25 节至第 26 节)
6.践行宽恕和仁善,除了会产生道德上的影响,还会产生身体上的影响。我们知道,死亡并不能将我们从敌人手中解救出来。满怀仇恨、一心复仇的灵性常常追索纠缠那些对其怀有敌意之人;谚语有言:“祸根拔掉,祸害消除,但此话用在人身上并不贴切。邪恶的灵性等待着那个人,希望他的邪恶被囚禁在肉体里,不那么自由,这样才能更容易折磨对方,打击其利益,伤害其至亲。通过这一事实,不难看出招致纠缠的主要原因,尤其是涉及镇压和占有的,情况更为突出。因此,被纠缠和被附身之人几乎总是被报复的受害者,而这种报复很可能由他们之前自身的行为导致。上帝之所以允许这种行为,是为了惩罚他们所犯之罪,或者即使他们未曾犯罪,却因拒绝宽恕而缺乏包容和仁慈。因此,一个人若想心安理得地期待来世,最重要的是尽快弥补自己对他人犯下的过错,原谅自己的敌人,以便在死前消除一切可能导致纷争的动机,消除一切出于不良居心的因由。如此一来,一个人可以把这一世界的顽敌变成另一世界的好友——或者至少让自己站在善的一方——上帝不会允许宽恕之人成为复仇的目标。耶稣建议人们尽快与自己的对手和解,这并不仅仅是为了缓和今生的矛盾,更是为了防止来世的纠缠。“除非你偿还了最后一分钱,否则你别想从监狱里出来”,耶稣这句话中所指的前提条件其实是,除非你完全符合上帝的公正。
上帝最悦纳的献祭7. 因此,当你向祭坛献供品时,如果想起有人与你不和,你应该先把供品放在祭坛前,去和那个人言归于好,然后再来献供品。(《马太福音》第 5 章第 23 节至第 24 节)
8. 耶稣之所以说:“去和那个人言归于好,然后再来献供品”,这是在教导世人,最取悦天父的献祭是不怨不恨的献祭;在得到上帝的宽恕之前,必要先宽恕他人;若对他人犯下了过错,则必要先弥补。唯有如此,献上的供品才能取悦上帝,因为供品来自于清除了一切恶念的内心。耶稣之所如此具象地阐述这条戒律,是因为犹太人惯于供奉物质祭品。他这样说只是为了随乡易俗。基督徒从不供俗物,不献俗礼,而是进行灵性上的献祭;故而这条戒律具有更重大的意义。他们将自己的灵魂奉献给上帝,所以其灵魂必须得到净化。
他们进入了耶和华的圣殿,就要留下一切仇恨和怨念,抛却一切攻击他人的恶意。只有这样,他们的祷告才会被天使带到永恒者的脚前。这正是耶稣教导我们的:如果你想讨上帝的喜悦,就应先把供品放在祭坛之前,去和他人言归于好,然后再来献供品。
眼里的刺和梁木9.
为何你只看见朋友眼里有刺,却看不见自己眼里的梁木呢?既然你眼里有梁木,怎么能对你的朋友说“让我来把你眼中的刺挑出来”呢?你这个虚伪的人啊,还是先移去你自己眼中的梁木吧,然后,你才能看清楚,把朋友眼里的刺挑出来。(《马太福音》第 7 章第 3 节至第 5 节)
10.人类的缺点之一就是只看到别人的罪恶,看不见自己的过错。要对自己做出正确的判断,须以镜为鉴,自立于己身之外,站在他人的角度问:如果我看到别人做我正在做的事,我会怎么想?可以肯定的是,人们之所以掩饰自己的道德缺陷和身体缺陷,皆因虚荣心作祟。从本质上来说,这一错误有悖仁慈律法,因为真正的仁慈是谦逊的、纯朴的、不带偏见的。高傲的仁慈不过是无稽之谈,因为这两种情感会相互抵消。事实上,一个爱慕虚荣之人如何能做到一方面自高自大、目空一切,一方面又克己守心地指出他人之好,而非他人之坏,去灭自己威风,出他人风头呢?如果说虚荣傲慢是诸多恶习的根源,那么它自然也是对诸多美德的否定。任何一种行为的基础和动机几乎都可以归结为虚荣傲慢。这就是为何耶稣将此作为人类进步的一大主要障碍而要与其斗争到底。
不要评判他人,上帝就不会评判你们; 让无罪之人扔第一块石头11. “不要评判他人,上帝就不会评判你们。因为你们用怎样的方式评判他人,上帝也会用同样的方式来评判你们。你们用什么尺度衡量他人,上帝也会用同样的尺度来衡量你们。(《马太福音》第 7 章第 1 节至第 2 节)
12. 律法师和法利赛人带来一个被捉住的通奸女子,让她站在人们面前,然后对耶稣说:“老师,这女子在通奸时被我们抓住。摩西在律法中命令,我们应该用石头砸死此类人,你看现在怎么办?”他们这是在试探耶稣,好找借口来指责他。耶稣俯下身,开始用手指在地上写字。他们还是不停地问他,他直起身来对他们说:“你们当中谁没有罪,谁就可以第一个用石头砸她。”然后,他又俯下身在地上写字。听了这话,从年长之人开始,一个个都走开了,最后只剩下耶稣一人和站在他面前的女子。
耶稣直起身来对她说:“妇人,他们在哪里?没人给你定罪吗?”她说:“先生,没有。”耶稣说:“我也不会给你定罪。你走吧,以后不要再犯罪了。”(《约翰福音》第 8 章第 3 节至第 11 节)
13. 耶稣说:“你们中间谁没有罪,就当向她扔第一块石头。”这句箴言指出,宽容是一种责任,因为没有谁不希望自己也能得到宽容。宽容使我们认识到,我们不能宽于律己,而严以待人,也不能为自己开脱而责备他人。在责备他人之过前,应先自我审视,以己度人。
责备他人的行为或有两个动机:一是谴责恶行,二是诋毁受到批评之人。后一种动机是不可原谅的,因为它是一种诽谤,是恶意的。前者或有可能值得称赞,有时甚而是一种责任,因为这有一定的好处,而且若非如此,邪恶在社会中将永远无法受到限制。此外,帮助他人进步难道不是一个人的责任吗?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故“不要评判他人,上帝就不会评判你们”,这一原则从绝对意义上来说是不正确的。
耶稣不可能禁止对罪恶的谴责,因为他自己也是这么做的,并曾对此进行过明确表述。他的意思其实是指,是否有权谴责他人取决于谴责者所拥有的道德权威。一个人谴责他人,自身却犯有罪过,说明此人并无这样的权威;更何况它还剥夺了约束的权利。此外,一个人潜意识中往往并不愿意尊重和自愿服从于那些拥有任何权威之人,反而会去违反权威者实行的律法和原则。
神的眼中没有合法的权威,除非那是建立在善行的典范之上。这也正是耶稣此话所强调的意思。
灵性所传教义
宽恕罪过14. 我应该原谅我的兄弟姐妹多少次?不是七次,而是七十个七次。这是耶稣的教诲之一,是最应触动你心灵,最振聋发聩的一句话。这一怜悯之辞如此简单,如此凝练,又如此伟大,其与耶稣对门徒所寄予的期望有异曲同工之妙。耶稣——正直无私地——回答彼得说:你要无限地宽恕;哪怕屡屡受到亏待,也要原谅每一个罪行;你要教导你的兄弟姐妹忘却自我,让他们免受攻击、恶行和侮辱的伤害;你要保持一颗温良谦恭之心,不要去度量你的善意;总而言之,你要为别人做你希望天父为你所做之事。上帝不是经常原谅你吗?他是否会计算他宽恕你罪过的次数?
所以,听听耶稣的回答,然后像彼得一样,把这句话用到自己身上。用你的爱去宽恕、宽容,要仁慈、大度——甚至慷慨。施舍他人,因为耶和华必报答于你;宽恕他人,因为耶和华必宽恕于你;要谦卑,因为耶和华必会让你高升;要恭顺,因为耶和华必会让你坐在他右边。
亲爱的人们,去研究和评论我以天父之名对你们说的这些话吧,散发着天国荣光的耶和华始终守护着你们,以仁爱之心继续履行他于十八个世纪前就已开始的忘恩使命。因此,要宽恕你们的兄弟姐妹,因为你们自己也需要被宽恕。如果他们的行为对你本人造成了伤害,那么宽容这一行为所修积的功德与罪行的严重性是成正比的,这也是你要宽容待人的另一个原因。如果他人所犯之过错微不足道,那么宽恕这样的过错便不能修功积德。
哦,灵性主义者们,永远不要忘记,无论是言语上还是行动上,都要宽恕别人的错误——这绝非空话。假如你自称是一个灵性主义者,就必当如此;忘掉他人对你做的坏事,只想想自己能做的好事。凡是踏上这条路的人,即使在思想上也不能有所偏离,因为他们必须对自己的思想负责,任何想法都逃不过神的眼睛。因此,要清除你心中的怨恨情绪。上帝知道每个人内心深处都在想些什么。
一个人每天晚上睡觉前如果能说:我对我的邻居毫无恶意,那么他就是有福之人。(西缅,波尔多,1862 年)
15. 宽恕敌人,是为了自己能获得宽恕;宽恕朋友,是为了证明彼此的友谊;宽恕过错,是为了表明自己已变得更好。因此,我的朋友们,宽恕他人,上帝才会宽恕你,倘若你严厉苛刻、僵化顽固,对小错小过也不依不饶,又怎能指望上帝给予你更多宽容呢?哦!祸哉,那些说“我永不饶恕”之人,因为他们所说的是自己的罪过。而且,谁知道你在自我审视之时,不会发现自己就是那个挑衅者?谁知道在一场以针刺开始,以破裂结束的争斗中,你不是先出拳的那个?有没有哪句冒犯的话是你脱口而出的?你是否从头到尾都做到了必要的节制?诚然,如果对方反应过度,那错在对方,但正因如此,你才要去宽容,如此一来,你便无可指摘。假设你在某种情况下真的受到了冒犯,谁能说你没有通过报复使事情进一步恶化呢?谁又能说你没有将原本不必记挂于心之事变成一场激烈的争吵呢?如果应当由你去阻止这一结果而你没有,那你必然应受责备。最后,即使我们假设你完全无可指摘;在此情况下,如果你表现出仁慈,便能修积更大的功德。
不过,宽恕可能表现为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一种是嘴上的宽恕,另一种则是发自内心的宽恕。许多人对他们的敌人说“我原谅你”,但看到对方遭受不幸,内心深处仍会感到一种不可宣之于口的快乐,心想他们活该。有多少人说“我可以原谅”,然后会加上一句:“但我永远不会和解;我这辈子再也不想见到那个人了。”这难道就是《福音书》上所说的宽恕吗?当然不是。真正的宽恕——基督教的宽恕——是指不念旧恶、不记旧仇的宽恕。唯有这种宽恕才能修积功德,因为单纯的表面功夫是不会让上帝满意的。上帝会探究人心灵深处和最隐秘的思想。没有人能用浮夸的言语和虚浮的外表欺骗他。完全而绝对地宽恕罪过,是伟大的灵魂具备的特点;怨恨则永远是卑劣的低阶灵魂拥有的标志。不要忘记,真正的宽恕取决于行动,而非体现于语言。(使徒保罗,里昂,1861 年)
宽容16. 灵性主义者们,今天,我们想和你们谈一谈宽容。这种感情如此甜蜜友爱,每个人都应对他人秉持这种情感,但真正做到的却寥寥无几。
宽容是指不要一心只盯着别人的缺点看,即使看到了,也要避免随意谈论或对外宣扬。相反,宽容是对他人的缺点隐而不宣,即使有人恶意揭发,宽容也总有理由为之辩解——这里所说的是合理可信的真正理由,而非表面行开脱之辞,背地里却耍花招,恨不得人尽皆知。
宽容是从不介意他人过错——除非可辅而改之——而且还要尽可能小心劝解。既不发惊世骇俗之言,也不吐凌辱责备之语;只给予忠告,而且通常悄然为之。每当你批评他人时,从你的话中能得出什么结论呢?你只一味谴责他人,自己却从未言行一致,比起有罪之人,你更应受到指责。人啊!你们何时才会懂得去评判自己的内心、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行为,而不再一心只惦念他人的所作所为呢?你们何时才会懂得用严厉的目光去审视自己呢?
所以,人当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要记住,上帝会对每个人做出最后的审判,他能洞悉每个人内心的隐秘想法,因此,他常常宽恕你所谴责的错误,或谴责你所原谅的罪过,因为他洞悉到每个行为背后的动机;别忘了,那些大声指责他人之人,很有可能犯过更严重的错误。
朋友们,你们要懂得宽容,因为宽容会让人愉悦、使人平和、令人振奋,而严厉则会让人沮丧、使人疏远、令人愤怒。(约瑟夫,守护灵性,波尔多,1863 年)
17. 宽容对待他人的错误,无论这个错误是什么;切莫严辞厉色地评判他人,除非这关乎你自身的行为。耶和华必像你宽容他人一样宽容你。
对强者,要支持:鼓励他们坚持不懈。对弱者,要扶助,向他们展示上帝的仁善,因为任何一个悔改,哪怕是最微不足道的,也不会被上帝忽略。让每个人都能看见悔改天使,看其展开洁白的羽翼,遮掩世人的罪过,让一切不洁之物远离耶和华的视线。要理解天父无限的仁慈,永远不要忘记通过你们的思想,尤其是你们的行动对他说:“请宽恕我们的过错,就像我们宽恕冒犯我们之人一样。”要理解这些至理之言的意义;它们不仅字面意思值得称赞,其包含的教义同样值得称赞。
当你请求上帝宽恕自己时,你在祈求什么呢?请求他忘记你的过错吗?忘记你的过错只会让你一无所有,因为如果上帝非要让自己忘记你的过错,那么他就不会惩罚你,
但同样也不会奖赏你。你不会因未行之善而得赏赐,更不会因已行之恶而得赏赐,那些罪过已被遗忘。请求上帝宽恕你的罪过,是在请求他的恩典,让你不再重蹈复辙,让你获得迷途知返所需的力量,让你能以顺从和仁爱的方式进行忏悔和赎罪。
在宽恕他人时,不要仅仅满足于为他人的过错遮上一层面纱;因为这样的面纱对你的双眼而言通常是透明的。宽恕他人的同时,还要给予他人仁爱;你希望天父如何对你,你就要如何对他人。用纯洁的仁爱取代污浊的愤怒。以身作则,宣讲耶稣教导你们的无限仁慈;传仁慈之道,就像他投生为人,道身于世,便以俗身凡眼去看待世人,及到抛却俗身,失了凡眼,仍继续以灵眼 去看待他人一样。效仿他树立的神圣榜样;追随他跋涉的神圣道路:它将带你前往避难之所,在历经挣扎之后,你将在那里得到安息。你要像他一样,背负起你所有的十字架,在深思熟虑之后,勇敢无畏地登上你的加略山:山顶之巅,便是荣耀之地。(让,波尔多主教,1862 年)
18. 亲爱的朋友们,你们对自己要严格,对待别人的缺点却要宽容。这样做是进一步践行神圣的仁慈——尽管鲜有人会这样做。你们每个人都要弃恶从善,要改过自新,要纠正恶习。每个人都背负着或轻或重的负担,但要登上进步的顶峰,就必须摆脱这些负
担。既然如此,为何你们又总是对他人吹毛求疵,对自己却熟视无睹呢?你们何时才能不再去注意他人眼里的刺,而一再忽视那致你失明、使你堕落的梁木呢?要相信你的朋友,相信灵性。世间男女大都傲慢自大,自以为美德加身、功德盖世、无人能及,除自己之外,余者无不愚昧无知、错误多多,定会在审判日受到上帝的惩罚。真正的仁慈体现的是一种温逊谦卑的品质,其在于不单单着眼于他人外在的缺点,而更看重他人内在的善行与美德,因为即使人心是一个腐败的深渊,也总会有几个隐秘的角落,散落着些许美好情感的种子和灵性本源的火花。
哦,这就是灵性主义,是带给人安慰和福赐的学说,凡了解这一学说并听取耶和华之灵的有益教诲之人都会获得幸福!这些话将为世人照亮前进的道路,激励世人跋涉前行,为世人指明达成目标的方法:博恩广施、心怀仁慈、善待他人;换言之,就是要对所有人仁慈,要爱上帝胜过一切,因为对上帝的爱涵盖了所有责任,一个人若不践行仁慈,就不可能真正地爱上帝。(迪费特,纳韦尔主教,波尔多)
是否可以允许责难,发现缺点或评论他人的罪行?19. 就因为人无完人,所以就没有人有权利谴责他人了吗?
当然不是,因为你们每一个人都必须为所有人的进步努力,尤其是那些托付于你们之人。但你们在指责他人时应懂得适可而止,且应心怀善意,而非像通常所做的那样,以诋毁他人为乐。后者的批评是充满恶意的;而前者的批评是一种责任,需要尽可能谨小慎微才能做到仁慈。此外,批评他人时也应审视自我,问问自己是否当得起更多。(圣·路易斯,巴黎,1860 年)
20. 发现他人并未显露出来的缺点,并且未能使他人从中受益,这种情况是否应当受到谴责?
一切皆取决于意图。当然,于恶处见恶行,这其实无可非议。若处处只见善不见恶,也委实不妥:这种错觉不利于人类的进步。真正的错误在于,以揭发他人的过错来不必要地贬损对方的公众形象。还有一种方式是心怀恶意,以抓住他人把柄为乐,这也应当受到谴责。反之亦然,当我们为罪恶遮上一层面纱,不让其公之于众,目的是为了自我反省、自我改进,即以此为鉴,避免重蹈他人的复辙。此外,对于道德学家而言,这种观察难道不是大有助益吗?如果不研究模型,道德学家们又如何能描绘人类的缺陷呢?(圣·路易斯,巴黎,1860 年)
21. 在某些情况下揭露别人的罪行有用吗?
这个问题非常微妙,为此,人们必须对仁慈二字拥有充分的了解。如果一个人的缺点只对其本人有害,那么揭露这些缺点毫无益处。但如果这些缺点可能对他人造成伤害,就最好以大多数人的利益为重,而不是只单考虑个人的利益。根据具体情况,戳穿虚伪和揭露谎言可能是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因为让一个人跌倒,总比任其祸害他人要好。针对这种情况,必须懂得权衡利弊。(圣·路易斯,巴黎,1860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