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性所传教义
宽恕罪过14. 我应该原谅我的兄弟姐妹多少次?不是七次,而是七十个七次。这是耶稣的教诲之一,是最应触动你心灵,最振聋发聩的一句话。这一怜悯之辞如此简单,如此凝练,又如此伟大,其与耶稣对门徒所寄予的期望有异曲同工之妙。耶稣——正直无私地——回答彼得说:你要无限地宽恕;哪怕屡屡受到亏待,也要原谅每一个罪行;你要教导你的兄弟姐妹忘却自我,让他们免受攻击、恶行和侮辱的伤害;你要保持一颗温良谦恭之心,不要去度量你的善意;总而言之,你要为别人做你希望天父为你所做之事。上帝不是经常原谅你吗?他是否会计算他宽恕你罪过的次数?
所以,听听耶稣的回答,然后像彼得一样,把这句话用到自己身上。用你的爱去宽恕、宽容,要仁慈、大度——甚至慷慨。施舍他人,因为耶和华必报答于你;宽恕他人,因为耶和华必宽恕于你;要谦卑,因为耶和华必会让你高升;要恭顺,因为耶和华必会让你坐在他右边。
亲爱的人们,去研究和评论我以天父之名对你们说的这些话吧,散发着天国荣光的耶和华始终守护着你们,以仁爱之心继续履行他于十八个世纪前就已开始的忘恩使命。因此,要宽恕你们的兄弟姐妹,因为你们自己也需要被宽恕。如果他们的行为对你本人造成了伤害,那么宽容这一行为所修积的功德与罪行的严重性是成正比的,这也是你要宽容待人的另一个原因。如果他人所犯之过错微不足道,那么宽恕这样的过错便不能修功积德。
哦,灵性主义者们,永远不要忘记,无论是言语上还是行动上,都要宽恕别人的错误——这绝非空话。假如你自称是一个灵性主义者,就必当如此;忘掉他人对你做的坏事,只想想自己能做的好事。凡是踏上这条路的人,即使在思想上也不能有所偏离,因为他们必须对自己的思想负责,任何想法都逃不过神的眼睛。因此,要清除你心中的怨恨情绪。上帝知道每个人内心深处都在想些什么。
一个人每天晚上睡觉前如果能说:我对我的邻居毫无恶意,那么他就是有福之人。(西缅,波尔多,1862 年)
15. 宽恕敌人,是为了自己能获得宽恕;宽恕朋友,是为了证明彼此的友谊;宽恕过错,是为了表明自己已变得更好。因此,我的朋友们,宽恕他人,上帝才会宽恕你,倘若你严厉苛刻、僵化顽固,对小错小过也不依不饶,又怎能指望上帝给予你更多宽容呢?哦!祸哉,那些说“我永不饶恕”之人,因为他们所说的是自己的罪过。而且,谁知道你在自我审视之时,不会发现自己就是那个挑衅者?谁知道在一场以针刺开始,以破裂结束的争斗中,你不是先出拳的那个?有没有哪句冒犯的话是你脱口而出的?你是否从头到尾都做到了必要的节制?诚然,如果对方反应过度,那错在对方,但正因如此,你才要去宽容,如此一来,你便无可指摘。假设你在某种情况下真的受到了冒犯,谁能说你没有通过报复使事情进一步恶化呢?谁又能说你没有将原本不必记挂于心之事变成一场激烈的争吵呢?如果应当由你去阻止这一结果而你没有,那你必然应受责备。最后,即使我们假设你完全无可指摘;在此情况下,如果你表现出仁慈,便能修积更大的功德。
不过,宽恕可能表现为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一种是嘴上的宽恕,另一种则是发自内心的宽恕。许多人对他们的敌人说“我原谅你”,但看到对方遭受不幸,内心深处仍会感到一种不可宣之于口的快乐,心想他们活该。有多少人说“我可以原谅”,然后会加上一句:“但我永远不会和解;我这辈子再也不想见到那个人了。”这难道就是《福音书》上所说的宽恕吗?当然不是。真正的宽恕——基督教的宽恕——是指不念旧恶、不记旧仇的宽恕。唯有这种宽恕才能修积功德,因为单纯的表面功夫是不会让上帝满意的。上帝会探究人心灵深处和最隐秘的思想。没有人能用浮夸的言语和虚浮的外表欺骗他。完全而绝对地宽恕罪过,是伟大的灵魂具备的特点;怨恨则永远是卑劣的低阶灵魂拥有的标志。不要忘记,真正的宽恕取决于行动,而非体现于语言。(使徒保罗,里昂,1861 年)
宽容16. 灵性主义者们,今天,我们想和你们谈一谈宽容。这种感情如此甜蜜友爱,每个人都应对他人秉持这种情感,但真正做到的却寥寥无几。
宽容是指不要一心只盯着别人的缺点看,即使看到了,也要避免随意谈论或对外宣扬。相反,宽容是对他人的缺点隐而不宣,即使有人恶意揭发,宽容也总有理由为之辩解——这里所说的是合理可信的真正理由,而非表面行开脱之辞,背地里却耍花招,恨不得人尽皆知。
宽容是从不介意他人过错——除非可辅而改之——而且还要尽可能小心劝解。既不发惊世骇俗之言,也不吐凌辱责备之语;只给予忠告,而且通常悄然为之。每当你批评他人时,从你的话中能得出什么结论呢?你只一味谴责他人,自己却从未言行一致,比起有罪之人,你更应受到指责。人啊!你们何时才会懂得去评判自己的内心、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行为,而不再一心只惦念他人的所作所为呢?你们何时才会懂得用严厉的目光去审视自己呢?
所以,人当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要记住,上帝会对每个人做出最后的审判,他能洞悉每个人内心的隐秘想法,因此,他常常宽恕你所谴责的错误,或谴责你所原谅的罪过,因为他洞悉到每个行为背后的动机;别忘了,那些大声指责他人之人,很有可能犯过更严重的错误。
朋友们,你们要懂得宽容,因为宽容会让人愉悦、使人平和、令人振奋,而严厉则会让人沮丧、使人疏远、令人愤怒。(约瑟夫,守护灵性,波尔多,1863 年)
17. 宽容对待他人的错误,无论这个错误是什么;切莫严辞厉色地评判他人,除非这关乎你自身的行为。耶和华必像你宽容他人一样宽容你。
对强者,要支持:鼓励他们坚持不懈。对弱者,要扶助,向他们展示上帝的仁善,因为任何一个悔改,哪怕是最微不足道的,也不会被上帝忽略。让每个人都能看见悔改天使,看其展开洁白的羽翼,遮掩世人的罪过,让一切不洁之物远离耶和华的视线。要理解天父无限的仁慈,永远不要忘记通过你们的思想,尤其是你们的行动对他说:“请宽恕我们的过错,就像我们宽恕冒犯我们之人一样。”要理解这些至理之言的意义;它们不仅字面意思值得称赞,其包含的教义同样值得称赞。
当你请求上帝宽恕自己时,你在祈求什么呢?请求他忘记你的过错吗?忘记你的过错只会让你一无所有,因为如果上帝非要让自己忘记你的过错,那么他就不会惩罚你,
但同样也不会奖赏你。你不会因未行之善而得赏赐,更不会因已行之恶而得赏赐,那些罪过已被遗忘。请求上帝宽恕你的罪过,是在请求他的恩典,让你不再重蹈复辙,让你获得迷途知返所需的力量,让你能以顺从和仁爱的方式进行忏悔和赎罪。
在宽恕他人时,不要仅仅满足于为他人的过错遮上一层面纱;因为这样的面纱对你的双眼而言通常是透明的。宽恕他人的同时,还要给予他人仁爱;你希望天父如何对你,你就要如何对他人。用纯洁的仁爱取代污浊的愤怒。以身作则,宣讲耶稣教导你们的无限仁慈;传仁慈之道,就像他投生为人,道身于世,便以俗身凡眼去看待世人,及到抛却俗身,失了凡眼,仍继续以灵眼 去看待他人一样。效仿他树立的神圣榜样;追随他跋涉的神圣道路:它将带你前往避难之所,在历经挣扎之后,你将在那里得到安息。你要像他一样,背负起你所有的十字架,在深思熟虑之后,勇敢无畏地登上你的加略山:山顶之巅,便是荣耀之地。(让,波尔多主教,1862 年)
18. 亲爱的朋友们,你们对自己要严格,对待别人的缺点却要宽容。这样做是进一步践行神圣的仁慈——尽管鲜有人会这样做。你们每个人都要弃恶从善,要改过自新,要纠正恶习。每个人都背负着或轻或重的负担,但要登上进步的顶峰,就必须摆脱这些负
担。既然如此,为何你们又总是对他人吹毛求疵,对自己却熟视无睹呢?你们何时才能不再去注意他人眼里的刺,而一再忽视那致你失明、使你堕落的梁木呢?要相信你的朋友,相信灵性。世间男女大都傲慢自大,自以为美德加身、功德盖世、无人能及,除自己之外,余者无不愚昧无知、错误多多,定会在审判日受到上帝的惩罚。真正的仁慈体现的是一种温逊谦卑的品质,其在于不单单着眼于他人外在的缺点,而更看重他人内在的善行与美德,因为即使人心是一个腐败的深渊,也总会有几个隐秘的角落,散落着些许美好情感的种子和灵性本源的火花。
哦,这就是灵性主义,是带给人安慰和福赐的学说,凡了解这一学说并听取耶和华之灵的有益教诲之人都会获得幸福!这些话将为世人照亮前进的道路,激励世人跋涉前行,为世人指明达成目标的方法:博恩广施、心怀仁慈、善待他人;换言之,就是要对所有人仁慈,要爱上帝胜过一切,因为对上帝的爱涵盖了所有责任,一个人若不践行仁慈,就不可能真正地爱上帝。(迪费特,纳韦尔主教,波尔多)
是否可以允许责难,发现缺点或评论他人的罪行?19. 就因为人无完人,所以就没有人有权利谴责他人了吗?
当然不是,因为你们每一个人都必须为所有人的进步努力,尤其是那些托付于你们之人。但你们在指责他人时应懂得适可而止,且应心怀善意,而非像通常所做的那样,以诋毁他人为乐。后者的批评是充满恶意的;而前者的批评是一种责任,需要尽可能谨小慎微才能做到仁慈。此外,批评他人时也应审视自我,问问自己是否当得起更多。(圣·路易斯,巴黎,1860 年)
20. 发现他人并未显露出来的缺点,并且未能使他人从中受益,这种情况是否应当受到谴责?
一切皆取决于意图。当然,于恶处见恶行,这其实无可非议。若处处只见善不见恶,也委实不妥:这种错觉不利于人类的进步。真正的错误在于,以揭发他人的过错来不必要地贬损对方的公众形象。还有一种方式是心怀恶意,以抓住他人把柄为乐,这也应当受到谴责。反之亦然,当我们为罪恶遮上一层面纱,不让其公之于众,目的是为了自我反省、自我改进,即以此为鉴,避免重蹈他人的复辙。此外,对于道德学家而言,这种观察难道不是大有助益吗?如果不研究模型,道德学家们又如何能描绘人类的缺陷呢?(圣·路易斯,巴黎,1860 年)
21. 在某些情况下揭露别人的罪行有用吗?
这个问题非常微妙,为此,人们必须对仁慈二字拥有充分的了解。如果一个人的缺点只对其本人有害,那么揭露这些缺点毫无益处。但如果这些缺点可能对他人造成伤害,就最好以大多数人的利益为重,而不是只单考虑个人的利益。根据具体情况,戳穿虚伪和揭露谎言可能是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因为让一个人跌倒,总比任其祸害他人要好。针对这种情况,必须懂得权衡利弊。(圣·路易斯,巴黎,1860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