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崇拜法则
1. 崇拜的目的 2. 公开崇拜 3. 静观默祷的生活 4. 祷告 5. 多神论 6. 献祭
1. 崇拜的目的649. 崇拜所包含的是什么?
“崇拜是面对上帝的思想升华。通过崇拜,我们能让自己的灵魂更接近上帝。”
650. 崇拜是先天情感的产物,还是后天教育的结果?
“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情感,正如神一样。一个人在意识到自己的软弱后,自然会对可以保护自己之人俯首致敬。”
651. 会不会有人完全没有崇拜之情?
“不会,因为世间从来没有真正的无神论者。众生皆知,他们头顶有一个至高无上之神。”
652. 我们是否可以认为,崇拜起源于自然法则?
“这的确是自然法则的一部分,因为它源于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情感。这就是为什么所有的民族中都有崇拜——即使表现形式各有差异。”
2. 公开崇拜653. 崇拜是否需要向外展示?
“真正的崇拜在乎于心。要永远记住,上帝会观察你的一举一动。”
■ 崇拜的外在展示是否多少有点用处?
“有用,只要不是虚张声势的幌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总是有益无害的。然而,倘若有人这样做不过是矫揉造作之举,虚荣心作祟,表面虽虔诚,行为却不符,那么他就树立了一个坏榜样,而非好榜样,此举之危害超乎其想象。”
654. 上帝是否会偏爱以某种特定方式崇拜他的人?
“上帝偏爱那些从心底崇拜他,且满怀真诚、行善避恶之人,更甚于那些一心想着假借仪式来敬拜上帝,却不肯善待同胞之人。”
“众生皆是兄弟姐妹,同为上帝之子民。任何人,只要遵循上帝律法,无论以何种方式,都会受到上帝的召唤。”
“一个人的虔诚若是徒有其表,此人便是伪善之辈。他的崇拜不过是与自身行为相矛盾的惺惺作态,树立的是一个坏榜样。”
“一个自称崇拜基督,但却傲慢、虚荣、善妒,且对他人冷酷无情或贪恋世间财物之人,宗教于他而言,不过是口中所谈,而非内心所向。洞察世间一切的上帝会说:明白真理却犯下恶行之人,比起地处荒野的粗鲁野蛮之人更应多受百倍责罚。时候一到,便是遭受报应之时。如果一个盲人路过碰巧撞到你,你要原谅他。但如果是视力健全之人这么做,你则要抗议,且理当如此。”
“所以,切莫问哪种形式的崇拜最合适,因为这就好比问用哪一种语言崇拜最讨上帝欢心一样。我们再次声明: 你的圣歌只有通过心灵之门才能传达至上帝。”
655. 有的人信奉某种宗教并非源于真心,而是出于尊重和不想去冒犯那些想法不同之人,这种做法是否有错?
“初衷,是判定此类情况以及其他诸多情况的依据。若这些人只是单纯想尊重别人的信仰,此举并无过错。事实上,他们远比那些嘲笑别人信仰之人做得更好,因为后者缺乏善意。但若有人是出于私利或野心而这样做,那么他们在上帝及同胞面前则是卑鄙低下的。一心想要赢得别人认可而曲意迎合、羞辱自己之人,不可能取悦得了上帝。”
656. 集体崇拜是否优越于个人崇拜?
“当人们因思想和感情而团结在一起时,就会拥有更强大的力量来召唤善良的灵性。人们团结起来崇拜上帝,也是同样的道理。不过,也不要认为个人崇拜是有所欠缺的,因为每个人都能通过思想的升华来接近上帝,从而崇拜上帝。”
3.静观默祷的生活657. 那些一生致力于献身静观默祷,从不作恶,一心只想着上帝的人,他们在上帝眼中有什么功德吗?
“没有,因为他们虽未作恶,但亦未行善,故毫无价值可言。此外,不行善本身就是一种罪恶。上帝要你心念于他,但并非仅此而已,因为他还赋予了人在世间的责任。将所有时间都花在静观默祷的人,上帝并不以为其有任何功德,因为他们一生皆以自我为中心,对人类毫无益处,上帝定会要他们为自己未行善事而付出代价。” (参见第 640 问)
4. 祷告658. 祷告能取悦上帝吗?
“只要是发自内心的祷告,总能取悦上帝,因为对于上帝而言,一个人的初衷是最重要的。发乎于心的祷告远比念出声的祷告更可取——无论后者言语多么优美,也只不过是空口白话,而非心诚所致。只有带着信仰、热情和诚意的祷告才能取悦上帝。然而,千万不要以为上帝会被虚荣、傲慢或自私之人的祷告所感动,除非他们有真心悔改和真正谦卑的行为。”
659. 祷告的一般特征是什么?
“祷告是一种倾慕行为。向上帝祷告是心念上帝,亲近上帝,让自己与上帝沟通。通过祷告,我们可以做三件事:颂扬、祈求与感恩。”
660. 祷告能让人变得更好吗?
“是的,因为那些热切而自信地祷告之人会增强自身抵抗邪恶诱惑的力量,上帝会为其派去善良的灵性帮助他们。只要诚心祈求,上帝从不会拒绝提供这样的帮助。”
■ 为何有的人做了大量的祷告,其性格仍然异常邪恶、善妒、虚荣和急躁,缺乏仁慈和忍耐,有时甚至残酷无情?
“关键不在于祷告做得是否多,而在于是否正确。这些人以为,功德的大小皆在于祷告时间的长短,对自身的缺点却避而不见,熟视无睹。对他们而言,祷告是一种职业、一种消遣,而非自我反省的时刻。徒劳无功的原因不是救赋本身,而是所使用的方法。”
661. 一个人是否能有效地祈求上帝宽恕自己的罪过?
“上帝知道如何明辨善恶;祷告隐藏不了罪过。那些祈求上帝宽恕其罪过之人,除非他们改变自身的行为,否则就不会得到宽恕。善行是最好的祷告,因为行动比言语更有价值。”
662. 一个人是否能有效地为他人祷告?
“一个祷告的灵性会在行动上表现出行善的决心。通过祷告,他会吸引愿意携手一同行善的善灵。”
我们的思想和意志会赋予我们一种远远超过物质领域极限的内在行动力。为他人祷告便是这种意志的行为。如果祷告者心怀热情和真诚,便会吸引善灵的帮助,这些善灵反过来为其提出有益的想法,并赐予其肉体上和灵性上所需的力量。然而同样,关键仍在于要发自内心地祷告;凭一张嘴泛泛而谈的祷告一无是处。
663. 我们为自己所做的祷告能否改变我们将要经历之考验的性质和方向?
“你要经历的考验掌握在上帝手中,有的考验你必须承受到底。然而,凡是顺从之人,上帝总会予以体谅。祷告会吸引善灵来赐予你力量,让你有勇气承受考验,让考验看起来不那么艰难。正如我们之前所讲,只要方法得当,祷告绝不是无用的,因为它能赋予你力量,这本身就是一个好的结果。自助者则天助也——这一点你应当明白。此外,上帝绝不会改变大自然的运作来适应每个人的不同品味,因为,从你的狭隘观点出发认为是大恶之举的,就你的短暂人生而言,往往是伟大万物中的大善之举。此外,多少不幸都是因人自己的疏忽或过错而导致?他们会因其犯下的罪行而受到相应的惩罚。尽管如此,你的祈求被听到的次数往往比你想象的要多。你认为上帝并未听到自己的祷告,因为你身上并未发生奇迹,然而事实上你已经得到了神助,其方式如此自然,以致于看起来犹如偶然或必然发生之事。最常见的是,上帝会向你建议让你帮助自己摆脱困境所需的想法。”
664. 为死者和受苦受难的灵性祷告有用吗?如果有用,我们该如何祷告才能慰藉他们,减轻他们的痛苦?我们的祷告是否能够填补上帝应有之公正?
“祷告并不会改变上帝的计划,但你为之代祷的灵魂会因见证了你对他们的关心而感到宽慰,不幸的灵魂在遇到其他愿为其分担痛苦的仁慈灵魂时,总能得到慰藉。此外,通过祷告,你还有可能劝说他们做出忏悔,让他们渴望去做能让自己更加幸福的事。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你可以减轻他们的痛苦——假如他们能从自己的角度贡献自己的善意。祷告是激发进化的一种动力,它让受苦受难的灵性吸引到进化程度更高的灵性,这些先进的灵性会开导和安慰他们,并带给他们希望。耶稣曾为迷途的羊群祷告。他这样做,表明你们会因为没有为那些最有需要之人祷告而受到谴责。”
665. 有人拒绝为死者祈祷,只因其未记录于 《福音书》中,对于这种观点应怎么看待?
“基督对全人类说: ‘彼此相爱。’这句箴言意味着用一切可能的方法来表达对他人的爱,但此中并未详细说明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如果说没有什么会让上帝放弃将神之公正适用于灵性的一举一动,那么同样确定无疑的是,你代那些激发你仁爱之心的人向上帝直接祷告,这对于他们而言是一种怀念的见证,这将带给他们安慰,有助于减轻他们的痛苦。若他们表现出丝毫忏悔——也只有在这个时候,他们才能获得帮助;无论如何,他们永远也不会忘记,有一个心怀同情的灵魂一直在关心他们。这会让他们产生一种美好的信念,即你的代祷是有用的。从他们的角度而言,这必然会让他们证明对其心怀友善和虔诚之人的仁爱之情。由此,基督劝诫人类的爱在他们之间蔓延开来,他们都遵从了众生仁爱和团结的法则,遵从了必致统一的神定法则——这也是灵性的目标和目的[1]。”
666. 我们可以向灵性祷告吗?
“你可以向善灵祷告,因为他们是上帝的使者,也是神旨的执行者。不过,善灵的力量与其进化程度成正比,永远来自于造物主,没有造物主的许可,将一无所成。因此,我们向善灵所做的祷告,只有在其取悦上帝之时才会有效。”
5. 多神论667. 既然多神论是假的,那为什么它是最古老和最普遍的信仰之一?
“一神论的诞生是人类智力发展的结果。由于世人的愚昧无知,他们无法设想一种没有确定外形,却能作用于物质的非物质存在,所以他们为上帝赋予了物质属性,即让上帝拥有了某种外形、某种形象。从那时起,凡是看上去超过了常人智力水平的事物,都成了他们眼中的神灵。任何他们无法理解的,就必然是某种超自然力量的结果;顺理成章,他们也会认为,既然有不同的结果,那必然有许多不同的力量。然而,任何一个时代都有开明之士。他们明白,如此多的力量若无超越一切的更高指导,绝没有统领这个世界的可能性;为此,他们的思想也逐步进化到了一个上帝的观念。”
668. 自世界开创以来,灵性现象便常有发生且已为人所知,难道他们就没有在多神信仰方面作出贡献吗?
“当然有,因为世人将一切超乎常人的事物都贴上了‘神’的标签。因此,灵性便是他们眼中的神。同样,任何一个人,只要拥有普通百姓难以理解的行为、天赋或秘密力量而显得与众不同,他也会被授予神的地位,并在死后被人崇拜。”(参见第 603 问)
在古代, “神”一词具有极为广泛的含义。与现在不同,它并未体现造物主的概念,而是被附加于所有非常人存在的一个通用标签。此外,由于灵性的显灵现象向古人揭示了世间有一种犹如自然力量的无形存在,他们将其称之为神,就像我们将其称之为灵性一样。这看似只是用词上的差别,然而真正的差异源于他们的无知——当然也不乏为了某种利益而故弄玄虚之人——他们为其修寺庙、建祭坛;而在我们看来,灵性不过是类似于我们的生物,只是达到了不同圆满程度且摆脱了世俗的皮囊而已。假如仔细研究异教神灵的各种属性,我们不难辩认出那些神灵无不拥有不同等级的灵性所具有的特征,也不难辩认出其在进化程度更高之世界的物理状态,灵性包的特性及在俗世事物中所扮演的角色。
当基督教以其神圣之光照亮这个世界时,它并不会摧毁自然界本身的东西。相反,它将崇拜重新引向了真正担得起这一崇拜的唯一的上帝。而关于灵性的记忆,则在不同的文化中被永久传承。显灵现象从未停止,它们在神秘的外衣下被赋予各种解释,并被频频利用。尽管宗教已将显灵现象认定为一种奇迹,怀疑者们却仍将其视为诡计。而如今,我们以灵性主义为依托,正大光明地对其进行了严谨认真的研究,摆脱了一直以来深受蒙蔽的迷信束缚,揭示了自然界最伟大和最崇高的原则之一。
6. 献祭669. 人类献祭的习俗可追溯到远古时代。为何人类会相信此举能取悦上帝?
“首先,因为他们不明白,上帝是善良之源。在原始人中,物质支配着灵性。由于其道德意识尚未形成,所以他们会屈从于自身的野蛮本能,因而大多是残酷无情的。其二,原始人自然而然地认为,在上帝眼中,活的生物比惰性物体更有价值。这就是导致他们最初献祭动物的原因。直至后来,人们由于错误的信仰,认为献祭的价值与祭物的重要性成正比。在俗世生活中,每当你要给某人买礼物时,往往会选择一件其价值与你想要展示的爱和体贴相当的物品。原始人对于上帝的尊重也是同样的道理。”
■ 这样一来,就出现了先祭牲,后祭人的现象?
“情况无疑如此。”
■ 根据这一解释,人的献祭难道不是源于一种残忍的情感吗?
“并非如此,而是源于一种如何取悦上帝的错误观念。可以以亚伯拉罕[a] 的事迹为例。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开始滥用献祭,他们将国家的敌人,甚至个人的敌人用来祭祀。再者,上帝从未要求献祭,无论是动物还是人。上帝永远不会以无故毁灭自己创造的生物为荣。”
670. 如果出于虔诚之意,人的献祭是否能取悦上帝?
“不,从来不会,然而上帝的确会判断其初衷。那些愚昧无知的人也许相信,他们将自己的同胞用于献祭是一个值得称赞的行为。对于这种情况,上帝会辩其思,而非观其行。随着人类的发展进步,他们不得不承认自己的错误,不再进行这样的献祭,开明的灵性也不再接受这种做法。我之所以说 ‘开明’,是因为在那个时候,灵性仍被物质的面纱所笼罩。但随着其自由意志的形成,他们能感知到自己来自何处,去往何方,许多灵性已通过直觉明白了自己犯下的罪恶,但为了满足自身的欲念,他们并未制止这种行为。”
671.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所谓的 “圣战”?让狂热的民众以为,最大规模地消灭那些与自己拥有不同信仰之人是种取悦上帝的做法,这种情感难道与之前导致他们献祭同胞的情感在根本上有任何区别吗?
“这些人是由邪恶的灵性所驱使的。他们对同胞们发动战争,其行为违背了上帝要求人应爱邻舍如同自己的意志。所有的宗教,或更确切地说,所有的民族,崇拜的都是同一个神——无论其何名何姓。只因宗教信仰的不同,或者宗教发展的程度尚未达到开明文化的典型水平,便要发动一场惨绝人寰的灭绝之战吗?人们不相信上帝派遣灵性化身成人所说之话,尤其那些既未亲见其本尊,亦未目睹其事迹之人,他们尚且情有可原。那又如何能期待这些人相信附着于一把利剑的和平信息?他们需要开化明悟,而我们则须通过劝诫和仁慈,而非以武力和鲜血来帮助他们理解上帝的教义。既然你们大多数人并不相信我们与某些凡人的交流,那么当你的所作所为否定了你所信奉的教义之时,你又怎能指望陌生人会信你所言呢?”
672. 在上帝眼中,供奉世间水果比献祭动物更有功德吗?
“我已经回答过,上帝会判断其初衷;行为本身并不重要。供奉世间的水果,而非祭物的鲜血,显然更让上帝悦而纳之。我们之前已说过,此处亦再次重申,发自心底的祷告与你所能供奉的任何实物相比,更能百倍取悦上帝。再说一遍:其初衷决定一切;行动则毫无意义。”
673. 将这些供品用于救济那些缺乏基本生活必需品的人,这种方式是否更能取悦上帝?这种可能并未献祭动物,而是以上述有益之目的为宗旨的供奉,相较于那些毫无益处或让本无需求之人获益的随意献祭,前者是否拥有更大的功德?将上帝赐给世间的第一个果子送给穷人,这难道不是真正的虔诚吗?
“上帝总会保佑行善之人。帮助穷人和受苦受难之人是尊重上帝的最好方式。我并不是说,上帝不赞成你们使用祷告的仪式;但与其在这种仪式上花费如此多的资源,不如将其用于更有需要的地方。上帝爱万物的简朴。重视外在行为,而非内在心灵之人,只能称其为思想狭隘的灵性。想想上帝应是更关注形式还是内容,并以此对自己做出判断。”
____________________
[1] 这个回答来自于阿道夫·莫诺的灵性 (Adolphe Monod),其生前为巴黎的一名新教徒牧师,死于 1856 年。前面第 664 问的回答来自圣·路易斯的灵性——作者按。
[a] 在 《创世纪》22:1–19 中,讲述了亚伯拉罕如何同意将自己儿子以撒献祭给上帝的故事。——译者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