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溫和而熱愛和平之人受到祝福
■ 侮辱與暴力 ■ 靈性所傳教義 .親切和溫柔 .耐心 .遵從與順服 .憤怒
侮辱與暴力 1. 溫和之人受到祝福,因為他們將承受上帝許諾的土地。 (《馬太福音》第 5 章第 4 節)
2. 追求和平之人受到祝福,因為他們必將成為上帝之 子。(《馬太福音》第 5 章第 9 節)
3. 你們一定聽說過告誡我們祖先的話:“不許殺人,殺人 者必受到審判。但是,我要告訴你們,凡是對別人動怒之人, 也將受到審判;凡是侮辱別人之人,也將受到猶太法庭的審 判;凡是說別人‘蠢貨’之人,也將遭到地獄烈火的焚燒。 (《馬太福音》第 5 章第 21 節至第 22 節)
4. 通過上述箴言,耶穌將溫和、節制、順從、親切和 耐心歸為一條律法。因此,他譴責對他人的暴力、憤怒 乃至任何有失禮貌的表達。在希伯來語中,“拉加”是 一個表示輕蔑的詞語,意為一無是處之人。人們在說這 個詞語的時候,通常會作出唾棄側目之狀。耶穌則更進 了一步,因為他預言那些說別人“蠢貨”的人將遭到地 獄烈火的焚燒。
很顯然,在任何一種情況下,個人的主觀意圖既可 能加重錯誤,也可能減輕錯誤;但一個簡單的詞彙怎麼 會招致如此嚴重的譴責呢?首先是因為,任何一個冒犯 無禮的詞彙所表達的,都是一種違背仁愛與仁慈律法的 情感,而仁愛與仁慈律法應當作為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 係,並使其保持和諧與團結的一種規範;其次,這樣一 個字眼對於人與人之間的仁慈和友愛其實是一種侮辱; 第三,它所鼓吹的完全是仇恨和敵意;最後,對於每一 個基督徒而言,除了對上帝保持謙卑之外,對他人心懷 仁慈也是其必須遵循的第一法則。
5. 耶穌說:“溫柔之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將承受上帝 許諾的土地。”難道這句話的意思是要一個人完全捨棄 世間之物,而求取上天應許之事嗎?
然而人在期待上天之事時,仍需借助世間之物方可 得以生存。所以說,耶穌只是建議世人不要把後者看得 比前者更重要。
耶穌這句話的意思是指,時至今日,世間諸事皆為 爭強好勝者獨佔,以致於溫順而愛好和平之人常受其 害;後者往往貧乏不堪,而前者卻多奢侈淫糜。他應許 說,溫和智人和追求和平之人必得公正——無論是
在塵 世還是在天國,因為他們必將成為上帝之子。當仁愛和 仁慈律法最終成為人類的律法時,自私自利將不復存 在;弱者與追求和平者將不再被強者和侵略者剝削或鎮 壓。這將是地球未來發展的前景,按照進步法則與耶穌 的承諾,通過驅逐邪惡之人,地球將變成一個受到祝福 的世界。
靈性所傳教義
親切和溫柔 6. 對同胞的仁慈,對鄰居的仁愛,會讓人產生一種親 切感和溫順感。然而,一個人不能總是相信外表。良好 的舉止和世故的技巧可以使這些品質顯得更具魅力。有 多少人的偽善不過是一副徒有其表的面具、一件精心設 計的華服,目的在於掩蓋其不為人知的缺陷!世間這樣 的人無處不在,他們嘴上掛著微笑,心裡充滿怨恨;
只 要不惹他們生氣,
他們就溫順可人,但誰若與他們作 對,他們便反唇相譏;當面舌燦蓮花,背地口吐毒箭。
這類人還包括那些表面上看起來面慈心善,實際上 卻是家庭暴君之人,他們以傲慢和專制向家人和下屬施 以重壓,彷彿是在報復別人加諸於他們身上的制約。他 們不敢在陌生人面前耀武揚威,因為他們對此有自知之 明,他們所希望的不過是讓那些無法抗拒他們之人感到 畏懼。他們愛慕虛榮,喜歡對人說:“我在此命令你, 你要服從於我”,卻絲毫無不認為自己還有可能“十分 遭人厭惡”。
嘴上說的話像蜜一樣甜,心裡卻另懷鬼胎,這就是 虛偽。和藹溫順之人從不裝模作樣,自欺欺人;無論對 外還是在家,始終如一。還有一點,人們常說,就算我 們能通過外表愚弄他人,也絕計愚弄不了上帝。(拉撒 路,巴黎,1861 年)
耐心 7. 痛苦是上帝賜予選民的祝福;所以,當你受苦時, 不要煩惱;相反地,要祝福全能的上帝,因為他以世間 的痛苦,為你標記了天國的榮耀。
要有耐心。耐心也是仁慈的一種表現,你必須踐行 上帝的使者——基督所教導的仁慈律法。將捐贈施捨給 窮人的慈善只不過是所有仁慈中最簡單的一種形式。除 此之外,還有一種更艱辛不易,因此也更值得稱讚的形 式:寬恕那些上帝讓我們在前行之路上遇到的,並借其 讓我們歷經痛苦、考驗我們耐心之人。
我知道,生活很艱難。萬千碎事,最終傷我們於無 形。但我們必須考慮我們所承擔的責任,考慮我們得到 的安慰和補償,然後我們會看到,祝福遠多於悲傷。當 我們仰望天國,負擔似乎沒有我們俯伏在地時那般沉 重。
要有勇氣,我的朋友們;基督是你們的楷模。他所 受之苦比你們任何人都多,且毫無可自責之處,而你們 需要為你們的前世贖罪補償,需要為你們的來生積蓄力 量。所以,要有耐心;作為基督徒——這個詞語概括了 一切。(一位靈性朋友,勒阿弗爾,1862 年)
遵從與順服 8. 無論從哪一方面來說,耶穌的教義都是教導我們要 遵從和順服:這兩種美德與溫和如影隨行,儘管人們常 錯誤地將其與缺乏情感和意志混淆。
遵從是理性的贊 同;順服是心靈的認可;二者都是積極的力量,因為其 肩負著無情的反抗帶來的考驗。不可順從軟弱怯懦之 人,亦不可遷就驕傲自私之人。耶穌是這些美德的化身 ——儘管這些美德曾為古代的唯物主義所蔑視。他來之 時,羅馬社會正因腐敗而走向滅亡。他來是為了讓以犧 牲和放棄肉體換來的勝利在沮喪消沉的人心中綻放出閃 耀光芒。
因此,每一代人都被貼上了美德或邪惡的標籤—— 要麼拯救一代人,要麼毀滅一代人。你們這一代人之所 長,在於智力活動;所短,則在於道德上的冷漠。我只 用了“活動”一詞,是因為天才大多橫空出世,遺世而 獨立,上下而求索,瞻人所不見之前路,鑒人所不知之 來日;而“活動”則指每個人為實現某個目標而付出的 努力,儘管這一目標未見得宏偉,卻仍是對那一代人智 力進步的一大考驗。你們要順從於我們賦予你們的靈性 的推動力。遵循偉大的進步法則——這是你們這一代人 的警句格言。那些懶惰的靈性,那些不明就裡之人有禍 了!他們會面臨災禍!因為我們是世人的嚮導,在前行 的路上,會鞭策人們以雙倍的努力來抵禦他們反抗的意 志。一切驕傲的抵抗,遲早都會屈服。不過,謙卑之人 會受到祝福,因為他們肯留心聽從我們的教導。(拉撒 路,巴黎,1863 年)
憤怒 9. 傲慢之心令你自視甚高,自命不凡;讓你無法容忍 任何有可能貶低自己的比較。另一方面,驕傲又給你一 種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優越感——無論在精神境界上 還是在社會地位上或者個人優勢上——任何平庸無奇的 比較都會讓你感到憤怒,受到傷害。然後會怎樣呢?你 會屈服於憤怒。
這種短暫的精神錯亂會讓你像野獸一樣,失去平衡 和理智。如果你去尋找導致這一情緒爆發的根源,你便 會發現,這一切幾乎總是源於受傷的自尊心。因為受到 反駁便讓你罔顧他人的真知灼見,憤怒地拒絕諍言忠告,這難道不是受傷的自尊心在作祟嗎?一個人對什麼 越看重,就越容易急躁,缺乏耐心之人通常會被許多幼 稚的煩惱困擾,急躁之人往往認為所有人都應當臣服於 自己腳下。
憤怒之人在盛怒之下會攻擊一切,凡是不順從自己 的,無論兇殘與否,也不管是死是活,都恨不得將其化 為齏粉。啊!如果在這樣的時刻,他們能平心靜氣地審 視自己,那麼他們要麼會害怕自己,要麼會覺得自己荒 謬可笑!由此推己及人,不難知道別人對他們的印象。 即使只是出於自尊心,他們也應當努力克制自我,不要 讓自己成為被憐憫的物件。
如果人們意識到,憤怒並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只會 影響他們的健康,危及他們的生活,那麼他們就會發現 自己才是最主要的受害者。不過,還有一個因素應當讓 他們有所顧忌:即想到他們會讓自己身邊的每個人都變 得不快樂。倘若他們有心,難道不應後悔讓自己最愛之 人受苦嗎?如果一個人在盛怒之下做出了令其追悔一生 的舉動,這將是多麼致命的悲哀啊!
總之,憤怒雖不會掩蓋一個人內心的某些品質,卻 會令人少作善事,多行惡端。有鑑於此,世人更應努力 控制憤怒的情緒。此外,靈性主義者之所以這樣做還有 另一個原因:憤怒與仁慈和基督教謙卑的教義背道而 馳。(一位守護靈性,波爾多,1863 年)
10. 所謂“江山易移,本性難改”,這其實是一大謬 論,人們認為自己大可不必盡心竭力地改正自己那些要 麼故意而為、欣然嚮往,要麼需要堅定的毅力才能改正 的缺點。所以說,一個人的暴躁易怒幾乎總是歸咎於自身的性情。但他們從不自我檢討,而是將自己的錯誤歸 咎於自己的身體,並以此指責是上帝的過錯。這是傲慢 所導致的另一種結果,其與人們自身的不圓滿密不可 分。
誠然,有些人的性情與其他人相比具有更明顯的暴 力傾向,正如有的人肌肉更靈活、力量更強大一樣。儘 管如此,也切勿以為這就是導致憤怒的主要原因;相反 地,要相信一點,追求和平的靈性即使化身於脾氣暴躁 的肉體,也永遠會追求和平,而崇尚暴力的靈性,哪怕 化身於裡呆滯無力的肉體,也不會因此而變得溫順。相 反地,暴力會表現出不同的特徵。在前一種情況下,由 於缺乏合適的機體與這種暴力呼應,憤怒會進一步聚 集,繼而表現得更加張狂。
所以說,肉體本身並不會引發一個人的憤怒,正如 它不會引發其他惡習一樣。一切美德和惡習都為靈性固 有。否則,功德何在?責任何在?身殘之人難求齊全之 身,因為這無關乎其靈性;但若此人意志堅定,則可以 改變其靈性的本質。我的靈性主義者同道們,難道經驗 沒有告訴你們,意志在創造真正的奇蹟轉變方面具有多 麼強大的力量嗎?所以,你們要告訴自己,人若不想向 惡,必不會一直向惡;人若想改過,就一定能改過。否 則,人類的進步法則就不復存在。(哈內曼,巴黎,1863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