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我的國不屬於這世界
■ 來世 ■ 耶穌的王權 ■ 認知視度 ■ 靈性所傳教義 .世俗的王權
1. 彼拉多又進了宮殿,叫來耶穌,問他說:“你是猶太人 的王嗎?”耶穌回答說:“
我的國不屬於這世界。我的國若 屬於這世界,我的臣僕必要爭戰,使我不至於落入猶太人之 手。只是我的國不屬於這世界。” 彼拉多就對他說:“這樣說你是王?”耶穌回答道:“你 說我是王;我就是王。我為此而生,也為此來到世間,特為給 真理作見證。凡屬真理之人,就聽我的話。”(《約翰福音》 第 18 章第 33 節、第 36 節和第 37 節)
來世 2. 耶穌所說的這些話顯然指的是
來世,在任何情況 下,他呈現的總是人類的最終結局,以及人生在世最關 注的問題。耶穌的所有箴言皆因循這一偉大原則。的 確,假如沒有來世,他的大部分道德戒律就沒有存在的 理由。這就是為何那些不信來世、只談今生之人,要麼 無法理解這些戒律,要麼覺得它們幼稚。
因此,這一理念可以視為基督教義的核心,之所以 將其放在本書的開頭,是因為它必將成為所有人的目
標。只有這一理念能證明俗世生命的無常,證明它們符 合上帝的公正。
3. 猶太人對於來世只有一種極為模糊的概念。他們相 信天使,認為天使是一種受到恩典的存在,但他們並不 知道人類有一天也會成為天使,與他們共享福賜。根據 他們的說法,遵守上帝律法就能得到世間的財富、國家 的霸權以及制敵的勝利。公眾的災難和失敗是對他們不 服從律法的懲罰。對於從未受過教育之人,尤其是牧羊 人,那些需要首先被世間事物所觸動之人,摩西做的遠 比說的多。後來,耶穌來告訴他們,上帝的公正在另一 個世界循道而行。他向那些遵守神的誡命之人許諾了這 個世界,告訴他們善有善終。那個世界就是他的國度; 他在那裡享有所有的榮耀,離開塵世之時,他將回到那 個國度。
然而,耶穌是根據那個時代的世風民情來傳授其教 義的,他並不認為自己在啟迪世人方面應完全和盤托 出,因為這只會讓無法理解這些教義的世人眼花繚亂, 而無從受益。因此,他通常只告知世人,人有來世,這 是一種無人可以逃脫的自然法則。每一個基督徒都堅定 地相信來世,但許多人對於來世的概念卻是模糊而不完 整的,以至於從不同角度來看,甚至是錯誤的。對許多 人而言,這只是一種信念,而無絕對把握;故易心生困 惑,進而懷疑否認。
在這一點上,包括許多其他方面,靈性主義對基督 的教義進行了補充,因為人類已足夠成熟,他們能夠理 解真理。有了靈性主義,來世不再是簡單的信仰,也不 再只是一種假設。它是已得到事實驗證的物質現實;有 目擊者描述過這一現實的所有階段及所有轉折,實在令 人無法再生置疑,而且智力水準最一般之人也能描述出 其真正面貌,就像一個人能夠描述出他看過詳細介紹的 國家一樣。這種對來世的描述是如此詳盡細緻,那些人 幸福或不幸的境遇是如此合乎邏輯,以至於讓人不得不 打心底認同這一說法,並承認上帝的真正公正就包含在 其中。
耶穌的王權
4. 每個人都知道耶穌的國度不是這個世界,但他在世 間難道就不能擁有王權嗎?擁有國王的頭銜,並不等於 就能行使世間的權力;唯天賦異秉、才華絕世之人,那 些勇立思想前沿、引領時代發展、影響人類進步者,方 能受眾望所託,得王權加身。從這個意義上而言,便有 了“哲學之王、藝術之王、詩歌王子、文學王子”等說 法。這種因個人功績被後人膜拜的王權,難道不比皇冠 加冕的王權更優越嗎?前者不朽而永存,後者朝立而夕 廢。前者可流芳百世,後者或遺臭萬年。世俗王權會終 結於生命;道德王權則死而不已。從這方面來說,耶穌 難道不是比世間許多君主更強大的王嗎?因此,耶穌對 彼拉多說:“我是王,只是我的國不屬於這世界。”此 言非虛!
認知視度
5. 一個人若對來世擁有清晰明確的概念,便會對未來 充滿不可動搖的信念。這種信仰對人類的道德教化具有 意義非凡的影響,因為它會完全改變人們對於俗世生命 的看法。一個人的思想如果嚮往無限的靈性生命,那麼 俗世生命對其而言不過是一個通道,是在一個薄情寡恩 之國的短暫停留。人生的沉浮和磨難對其而言不過是所 需忍耐之事,因為他們知道這只是短暫的,此後將更加 幸福。死亡不再可怕,它不再是一扇通往虛無縹緲的 門,而是通往幸福安樂之居的入口。他們知道自己當下 的處境只是暫時狀態,而非最終結局,故而對生活中的 煩惱更能泰然處之,從而心生淡然之意,免於憂苦。
對來世鮮有懷疑之人,會盡心歷練世俗生活。對未 來不確定之人,只會在意當下,立足現世。因為預見不 到自己將擁有比世間更珍貴的財富,他們會像孩子一 樣,眼裡除了自己的玩具,再也看不見其他事物;他們 會為了得到這些而無所不用其極。即使是最小的財產損 失也會對他們造成莫大的傷害。失望、沮喪的希望、不 滿足的野心、自覺是受害者的不公、受傷的傲慢或虛榮 心……這一切都會成為一種折磨,給他們的生活帶來長 久的苦惱。這樣一來,他們每時每刻都在人為地為自己 製造真正的痛苦。他們將自己置於世俗生命的中心,從 此地放眼望去,周遭一切皆如障目之葉。無論自己受的 罪,還是他人享的福——所有一切在他們眼中都是天大 的事。這就猶如,入摩天大樓之市,便覺得無一物不高 大;看身居顯位之士,便以為無一人不巍峨。然而,會 登絕頂,方覺天地開闊,人事輕微。
從來世的角度去思考俗世生命,眼前所見的便是: 人類猶如蒼穹之星,迷失於無邊無際的宇宙之中。然 後,他們會發現,無論是龐然大物,還是秋毫之末,都 不過是土堆上的蠅攢蟻聚;無論一文不名,還是位高權 重,身份地位皆無差別;他們會為那些為爭一席之位、 贏一時之氣而心力交瘁、朝生暮死之人扼腕嘆惜。故 言,世間萬物的重要性總是與對來世信仰的堅定程度成 反比。
6. 有人可能會說,如果人人都這麼想,便無人再關心 塵世之事,世間一切必將受到威脅。但並非如此。人會 本能地追求自身的幸福安樂,儘管其確信自己只是客居 他鄉,羈旅一時,仍會希望盡可能享受美好舒適的生 活。這就好比發現在背之芒,在喉之刺,豈有不除而後 快之理?對於幸福的追求會迫使人們改善一切,因為他 們具有進步和自我保護的本能,而兩者皆包含於自然法 則之中。因此,他們會出於需要、享受和責任而勞作, 從而實現上天的安排,即上帝讓其經歷塵世生活的目 的。一個人,唯有著眼於來世,淡然於今生,方能顧念 前路,不因失敗而悲,不以落沒為苦。
因此,上帝並不譴責世俗的快樂,而是譴責以犧牲 靈魂為代價的放縱。此外,那些自身放縱卻以耶穌之 語,即“我的國不屬於這世界”作為託辭之人,亦在譴 責之列。
相信自己擁有來世之人,如家有萬貫,雖略舍小 財,常不以為然;只專注於塵世生活之人,便如家徒四 壁,一旦失去所有,則易心生絕望。
7. 靈性主義拓寬了人的思想,開闢了新的天地。不要 以狹隘短淺的目光去盯著現世的生活,因為這會讓你將 塵世如白駒過隙的短暫光陰當成永恆未來獨一無二的脆 弱中心;靈性主義告訴我們,今生今世只不過是造物主 和諧宏偉之大作的一個環節而已。靈性主義還揭示了一 個人的生生世世,同一世界的所有人以及所有世界的所 有人相互之間的聯繫所具有的統一性。有人認為,靈魂 是在肉體誕生的那一刻被創造出來的,所以人與人之間 彼此互不相識,而靈性主義則為博愛的理論提供了一個 基礎和理由。這個基於個體與整體關係的統一性說明 了,單考慮某一個體是行不通的。在基督的時代,人們 並不能夠理解這一點,這也是為何基督保留了這一教義 以待後世傳播。
靈性所傳教義 世俗的王權8. 主說,“我的王國不屬於這世界”——有誰能比我 更清楚這句話所蘊含的真理?我在世之時實在太過傲慢 自大。除了我,還有誰能真正理解世間的那些王國是多 麼的微不足道?我帶著我的塵世王國回到這裡來了嗎? 沒有,什麼都沒有。似乎是為了讓我吸取更加可怕的教 訓,甚至沒人陪我去墳墓!我是男人中的女王;作為一 個王后,我曾以為我會升入天堂。這是怎樣的一個錯覺 啊!我未能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卻看到了那些曾經因 為沒有高貴血統而受到我藐視和鄙夷之人在我面前,高 高在上——高不可攀。這一刻,真是讓人無地自容,羞 愧難當!哦!我當時終於明白了我在世間所追求的榮譽 和權貴是何等貧乏!
為了使自己在這個王國中擁有一席之地,我們需要 自我克制、保持謙卑,對萬事萬物常懷神聖的仁慈和仁 愛之心。沒人會問你是誰,有何地位,只在乎你所行的 善事,擦去的淚水。
哦,耶穌啊!你說你的國不屬於這世界,因為一個 人必須受苦才能到達天堂,王座的階梯不能帶領我們升 入天國;唯有最艱辛的人生之路才會如此。因此,只有 在荊棘地,而非百花叢中才能尋找你的出路。
人們追逐塵世的事物,彷彿能夠永遠擁有,但來到 這裡,便再無這樣的幻想。他們會很快意識到,他們所 追逐的不過是一個虛無縹緲的影子,反而,他們忽略了 唯一可靠而持久的財富,唯一能在天國裡使用的財富, 唯一能讓他們升入天堂的財富。
憐憫那些未能升入天國之人吧!幫助他們,為他們 祈禱,因為禱告能使人更接近上帝;它是天地合一的連 結。切莫忘記!(《法國王后》,勒阿弗爾,1863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