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不要把你的燈藏在碗下面
■ 扣在碗下面的燈;為何耶穌要用寓言傳教 ■ 不要去非猶太民族的地區 ■ 健康人不需要醫生 ■ 信仰的勇氣 ■ 背起你的十字架;凡是想保全生命之人都會喪生
扣在碗下面的燈;為何耶穌要用寓言傳教 1. 點燃的燈火也不會被扣在碗下面,而是被放在燈檯上, 把光帶給屋子裡的人們。(《馬太福音》第 5 章第 15 節)
2. 沒有人會點上燈,又用碗把燈扣上,或者把燈放在床 下,相反地,他會把它放在燈檯上,讓進來的人能夠看到光 亮。沒有不被披露的隱情,也沒有不會被知的秘密,所有的秘 密都會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的。(《路加福音》第 8 章第 16 節至第 17 節)
3. 門徒們來問耶穌:“您為何用這些寓言來教導人們?耶 穌回答說:“關於天國的奧秘只讓你們知道,而不會讓他們知 道。這就是為何我用寓言故事教導他們。因為這些人看了,但 並未真正地看見;他們聽了,但沒有真正地理解 這正應驗了 以賽亞的預言:‘你們會聽,並聽見,卻什麼也聽不懂,你們 會看,並看見,卻理解不了你們所看到的。’是的,這些人的 頭腦已經變得遲鈍,這些人堵住了自己的耳朵,閉上了自己的 眼睛。因此他們用眼看不見,用耳聽不到,或用心不能理解, 這一切使他們無法轉向我,無法讓我治癒他們。”(《馬太福 音》第 13 章第 10 節至第 15 節)
4. 當一個人聽到耶穌說一盞燈不應被扣在碗下面時, 他可能會感到驚訝,因為耶穌自己就總是把他的話的意思隱藏在寓言的面紗之下,而寓言並非每個人都能理 解。耶穌對門徒解釋說:我用寓言來教導人們,是因為 他們不理解某些事情。這些人看見、聽見,卻不能理解 他們看見的和聽見的;因此,現在把一切都告訴他們毫 無意義。然而,我之所以要告訴你們,是要你們明白這 一切的奧秘。耶穌對待世人就像對待思想尚未成形的孩 子一樣。他用這種方法指出了這句箴言的真正含義: “一個人不應該把燈扣在碗下面,而應當放在燈檯上, 讓進來的人能夠看到光亮。”儘管如此,這也並不意味 著一個人應該不合適宜地將所有事情和盤托出。任何一 種教義都必須與傳教物件的智力水準相匹配,因為即使 蒙昧無知的盲人也有可因一束耀眼的光芒而重見光明。
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普羅大眾及具體的個人身上。 人類世代繁衍,每個人都會經歷童年、青春期和成年。 萬物須依時而來,不按時節播種,種子將無法發芽。然 而,暫時隱藏的審慎秩序遲早會被人們發現,因為當人 類發展到一定程度,身陷重重黑暗的人們會自己去尋找 生命之光。因為上帝給了世人理解這一事物的智慧,引 導他們領悟天國之事與世間之事,他們希望自己的信仰 是理性的,從這一點而言,便不應將燈火扣在碗下面, 因為
沒有理性之光,信仰將是脆弱的。(參見第十九章 第 7 節)
5. 因此,如果說上天以其通達的智慧未將真理和盤托 出,而是逐漸揭示,那麼他總是待人類成熟到足以接受 真理的程度後,才會將真理告知他們。上帝會將真理保 存起來,而非扣在碗下面。然而,在大多數情況下,真 正掌握了真理的少數人為了達到控制世人的目的,往往會將真理隱藏起來,不讓世人知曉。這些人才是將燈藏 在碗下面的人。這就是為何所有宗教都有自己的神秘之 處,並且禁止世人對此提出質疑。然而,不同於這些宗 教的落後性,科學和智慧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揭開了這 些神秘面紗。進入人類的成年期後,普通民眾想要掌握 事物的基本原則,因而拒絕接受與其觀察相反的東西。
世上不可能有絕對的秘密,耶穌說沒有什麼秘密不 能為人所知,也的確如此。任何隱藏之事總有一天會公 諸於眾,人類在地球上還無法理解之物,待他們完成淨 化,進入更高級世界以後,一切便會自然明瞭。在凡塵 俗世的人們,仍猶如身處迷霧之中。
6. 人們可能會問,普通民眾能從這麼多含義晦不而明 的寓言故事中得到什麼好處呢?有一點需要指出的是, 耶穌從不用寓言來表達自己,除非是涉及其教義中的某 些抽象部分。相反地,在把對他人的仁慈和謙卑作為獲 得救贖的明確條件後,他在這方面所說的一切都是非常 清晰、明確和毫不含糊的。之所以必須如此,是因為這 是行為準則,每個人都必須理解這一準則方可遵守。這 對於那些愚昧無知的眾人非常重要,面對這些人,他只 能說:“你們必須這樣做,才能升入天國。”至於其他 部分,他只將自己的思想告知他的門徒。因為他們在道 德和智力上更先進,耶穌可以引導他們領悟更抽象的真 理。為此,他說:“已經擁有之人會得到更多。”(參 見第十八章第 15 節)
儘管如此,即使是和門徒們在一起,他對許多問題 也是緘口不言的,而是將關於這些問題的知識全部留給 後世之人。正因如此,才導致了各種五花八門的解釋,直到科學和靈性主義兩相結合,共同揭示了新的自然法 則,才彰顯出其真正含義。
7. 靈性主義闡明了許多原本模糊不清、晦澀不明的觀 點,但這麼做並非不加選擇地任意而為。靈性傳播其教 義的方式極為謹慎。他們總是有順序、有步驟地逐一提 出靈性主義學說的各種觀點,然後待時機成熟之際,再 揭示其他觀點,引導世人衝破黑暗。如果他們一開始就 將這一學說毫無保留地全盤托出,一則,只有一小部分 人能夠理解,二則,會讓那些尚未做好準備之人感到恐 慌,從而不利於這一學說的傳播。因此,如果靈性從表 面上看未能做到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那並不是因為這 一學說隱含了只有特權階級才能瞭解的奧秘,也不是因 為他們非要將燈扣在碗底,不肯讓人見到光明,而是因 為萬事皆須依時而行,順時而為。靈性每傳授一個思 想,都會留出時間讓這一思想得到成熟的發展和充分的 傳播,
以便世人接納認同。
不要去非猶太民族的地區 8. 耶穌派遣十二使徒出去傳道,吩咐他們說:“不要去非 猶太民族的地區,也不要到撒瑪利亞人的城裡去。要到以色列 人那裡去,他們就像是迷途的羔羊。去傳道吧,告訴他們: ‘天國即將來臨。’”(《馬太福音》第 10 章第 5 節至第 7 節)
9. 在很多情況下,耶穌不僅表現了他對於猶太人的個 別關注,更展現了他對眾生的普世關懷。因此,如果耶 穌告訴他的使徒不要前往異教徒聚集的地方,這並不是 說他不屑於轉變這些無情之人,而是因為《摩西律法》
和先知們已讓這些相信上帝獨一和期待救世主的猶太人 做好準備,可以接受他所說的話。在異教徒中間,即使 是缺乏基礎的地方,也需要做到事事俱全,而使徒們還 沒有足夠的覺悟來完成如此重大的任務。所以耶穌對他 們說:要去找以色列人這些迷途的羔羊;即要去預備好 的地裡播種,因為他知道去非猶太民族的地區傳教的時 機自會到來。事實上,使徒們後來將十字架插在了異教 的領地。
10. 這些話對於靈性主義的追隨者和傳播者也同樣適 用。蓄意的懷疑者、頑固的嘲笑者和以自我為中心的反 對者之於他們,就像非猶太民族之於使徒,兩者的意義 是一樣。為此,靈性主義的追隨者和傳播者以使徒為榜 樣,首先到心懷善意、渴望光明的人中間尋找轉變的物 件,因為這些人中間往往蘊藏著肥碩的種子,而且數量 尤其多,所以不必將時間浪費在不肯睜眼看、不肯張耳 聽的人身上,更重要的是,這些人因為心懷傲慢而更加 冥頑不化。與其讓一個沉迷於黑暗之人重見天日,不如 讓一百個想要恢復視力的盲人睜開雙眼,後者顯然更有 價值,因為這樣做會使支持這一項事業的人數大大增 加。暫不理會其他人並不是冷漠,而是一個很好的策 略。等到這些人被普遍的觀點說服,等到他們時常聽到 身邊發生著同樣的事情,這就是向他們傳教的最佳時 機。這樣一來,他們會認為自己心甘情願接受這一思 想,而非迫於別人的壓力。此外,思想就像種子一樣: 它們不能違逆時節發芽,只能在備好的土裡生長。這就 是為何最好是等待有利時機,先培育那些發芽的種子, 從而避免因急於求成而導致的發育不全。
在耶穌那個時代,由於當時狹隘的唯物主義思想, 一切都受到限制和侷限。以色列是個小國家;非猶太民 族地區是指以色列周邊的小國。如今,思想被普遍化和 靈性化。新的光明不是任何一個國家的特權。沒有阻擋 它的障礙;它的光芒無處不在,所有人類都是兄弟姐 妹。而且,非猶太民族不再指一個民族,而指某種隨處 可見的觀點,真理會逐漸戰勝這一觀點,就像基督教戰 勝了異教一樣。他們不再與戰爭武器作鬥爭,而是與思 想的力量作鬥爭。
健康人不需要醫生
11. 耶穌在馬太家裡吃飯時,有許多稅吏和名聲不好的人 都來與他和門徒們一起吃飯。法利賽人看見了,就問耶穌的門 徒:“為何你們的老師與稅吏和罪人一起吃飯呢?”耶穌聽見 了,便對他們說:“健康人不需要醫生,需要醫生的是那些有 病的人。”(《馬太福音》第 9 章第 10 節至第 12 節)
12. 耶穌講話所針對的主要是窮人和被剝奪繼承權之 人,因為他們是最需要安慰之人,所針對的是誠信而謙 卑的盲人,因為他們想要看見,而絕非那些傲慢之人, 因為他們自認為自己擁有一切光明,什麼都不缺。(參 見《引言》中的“稅吏”和“收稅員”)
與其他許多話語一樣,這些話語對於靈性主義也同 樣適用。有時,人們會禁不住疑惑:為何要將通靈能力 賜給那些只知濫用而不配擁有這一能力之人呢?他們認 為,如此重要的能力貌似只能為那些大功大德之人獨 有。
首先,我們要聲明一點,通靈能力與某種有機傾向 有關,任何人都有可能具有這種有機傾向——就像視 力、聽力和說話的能力一樣。人們是否濫用任何一種官 能,這完全取決於其自由意志;例如,倘若上帝只允許 那些不會說壞事的人說話,那麼世間的啞巴肯定比能說 話的人要多。上帝賦予了人類各種官能,並允許其自由 使用,但凡濫用這些官能之人,他總會施以懲罰。
如果與靈性交流的能力只賜予那些最配擁有之人, 那誰敢聲稱自己具備這種品質?此外,配與不配之間的 界限在哪裡?通靈能力的賜予是一視同仁的,其目的在 於讓靈性將光明帶給社會各階層、各等級的人民,帶給 所有富人和窮人,帶給智慧之人,讓他們堅持行善為 良,帶給敗壞之人,以期他們改邪歸正。後者難道不正 是那些需要醫生的病人嗎?上帝既然不願意罪人死,又 為何會剝奪能將他們拉出泥潭的幫助呢?所以,善良的 靈性會來幫助他們,他們親耳聽到靈性的忠告,這比他 們通過其他方式獲得忠告更能給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為了讓他們不必千里迢迢去尋找光明,仁慈的上帝將這 一切放在他們手中;倘若他們還對此視若無睹,罪孽豈 非更重?對於自己的罪責,他們親手能寫、親眼能看、 親耳能聽、親口能說,如此,又豈能以無知為藉口為自 己開脫呢?如果他們不對這些能力善加利用,便會受到 懲罰,致使能力喪失或能力失常,邪惡的靈性會趁機糾 纏他們,以期迷惑和欺騙他們。這絲毫不會減輕上帝打 擊不稱職的僕人,打擊因傲慢自私而變得冷酷無情的心 所帶來的真正痛苦。
有通靈能力,並不一定意味著能與高階靈性進行慣 常交流。對於靈性而言,天賦通常是一種或多或少更為 靈活的工具。因此,好的靈媒並非指那些容易通靈之 人,而是指那些能與善靈和諧相處,並且是唯一能獲得 善靈幫助之人。從這個意義上而言,他們卓越的道德品 質完全凌駕於通靈能力之上。
信仰的勇氣
13. 誰在眾人面前承認我,我也會在我天堂裡的父親面前 承認他;誰在眾人面前否認我,我也會在我天堂裡的父親面前 否認他。(《馬太福音》第 10 章第 32 節至第 33 節)
14. 不要以我和我的教導為恥,如果你們以我和我的教導 為恥,那麼當我—人子伴隨著我的榮耀、以及我父和神聖天使 的榮耀降臨時,也會以你們為恥。(《路加福音》第 9 章第 26 節)
15. 對於堅持某種觀念而表現出的勇氣,人們向來十 分敬重,因為一個人不懼大聲宣揚與別人不同的觀點, 能勇敢面對各種危險、迫害、反對甚至只是簡單的諷刺 嘲笑,無一不是功德之舉。跟任何事情一樣,功德的大 小取決於環境的好壞和結果的重要性。一個人對堅持自 己的觀點所導致的後果總是表現得畏縮不前,甚至矢口 否認,這是一種懦弱的表現,而這種怯懦與臨陣脫逃一 樣可鄙。
耶穌從其教義的特殊角度譴責了這種懦弱。他說: 如果有人以他的教導為恥,他也會以這個人為恥;如果 有人否認他,他也會否認這個人;如果有人在別人面前 承認他,他也會在天父面前承認這個人。換句話說,那些不敢承認自己是真理門徒的人,不配進入真理的王 國。這些人將失去自己的信仰,因為這是一種自私的信 仰,因為他們將這種信仰據為己有,因害怕而將這一信 仰隱藏起來;相反地,那些將真理置於自身物質利益之 上,公開宣稱這一真理之人,他們既是在為自己的來世 奮鬥,同時也是在為他人的來世奮鬥。
16. 這一點對於靈性主義的信奉者也是一樣;因為這 一學說只不過是《福音書》的發展和應用,所以基督的 教導對他們同樣適用。他們在地裡撒下的,是他們將在 靈性生命中收割的種子。在那裡,他們將收穫他們的勇 氣或懦弱結出的果實。
背起你的十字架;凡是想保全生命之人都會喪生
17. 因為人子的緣故,當人們憎恨你們、孤立你們、侮辱 你們,並認為你們的名聲邪惡而拒絕你們時,你們就受到祝福 了。在那天,你們將要歡呼雀躍,因為你們在天堂裡的獎賞是 巨大的。當年他們的祖先也是這樣對待先知的。(《路加福 音》第 6 章第 22 節至第 23 節)
18. 於是耶穌把眾人和門徒叫過來,對他們說:“如果誰 想跟隨我,他就必須捨棄自己,背起他的十字架跟隨我。凡是 想保全生命的人都會喪生;凡是為我和福音犧牲生命的人都會 保全生命。如果一個人失去了生命,即使他得到了整個世界, 也毫無價值。(《馬可福音》第 8 章第 34 節至第 36 節;《馬 太福音》第 9 章第 23 節至第 25 節;《約翰福音》第 12 章第 24 節至第 25 節)
19. 耶穌說:別人因為我的緣故憎恨你們,迫害你 們,你們應當歡呼雀躍,因為你們在天堂將因此得到獎 賞。這句話可以翻譯為:別人惡意待你,實際上是讓你有機會去檢驗你對於信仰虔誠與否,為此,你要感到高 興,因為他們對你做的壞事會給你帶來好處。所以,你 要為他們的盲目而哀傷,而不要去咒詛他們。
然後,耶穌補充道:“讓那些想跟隨我的人背起他 們的十字架吧!”這句話是說,他們應該勇敢承擔因堅 持信仰而遭受的苦難,因為凡是想通過否認耶穌來保全 自己生命和財產之人,都將失去他們在天國的優勢;相 反地,那些為了真理的勝利而失去世間一切,乃至犧牲 生命之人,他們將因自己的勇氣、毅力和忘我而獲得來 世的獎賞。可對於那些為世俗享樂而犧牲了天堂財產之 人,上帝會說:你們已經得到了你們的報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