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書 以靈性主義為依託

Allan Kardec

返回菜單
3.歷史事實



為便於理解《福音書》中的某些段落,有必要瞭解 書中一些常用詞彙的含意,以及當時猶太社會的風俗特 徵。由於這些詞彙對我們而言擁有不同的含義,所以常 常被人誤解,進而導致混淆不清。另一方面,弄懂這些 詞彙的含義有助於理解某些乍一看讓人覺得離奇怪異的 箴言所蘊含的真正寓意。

撒瑪利亞人:在十大部落分裂以後,撒瑪利亞成為 了以色列異見者王國的首都。在羅馬人的統治下,撒瑪 利亞曾多次遭到破壞和重建,這裡既是撒瑪利亞的行政 所在地,同時也是巴勒斯坦的四大地區之一。被稱為 “希律大帝”的希律王曾用華麗的紀念碑裝飾撒瑪利 亞 , 且為了取悅奧古斯都 , 將其命名為奧古斯塔 (Augusta),希臘語為“色巴斯”(Sebaste)。

撒瑪利亞人與猶大國王之間的戰爭幾乎從未停息 過。自分裂以來,這兩個民族之間就一直存在著一種深 刻的厭惡情緒,彼此也切斷了雙方之間的所有關係。為 進一步加劇分裂,以及阻止人們前往耶路撒冷參加宗教 節日的慶祝活動,撒瑪利亞人修建了自己的廟宇,並採 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他們只認可包含了《摩西律法》 的《摩西五經》,卻拒不承認在此之後所出的其他任何書藉。他們的宗教著作採用最古老的希伯來文字書寫。 由於被正統的猶太人視為異教徒,他們經常受到鄙視、 詛咒和迫害。儘管這兩個民族的信仰有著相同的起源, 但兩者的對立使得他們只看到了宗教理念的分歧。撒瑪 利亞人是那個時代的新教徒

時至今日,仍有一部分撒瑪利亞人生活在中東的某 些地區,尤其是納布盧斯和雅法。他們比其他猶太人更 加嚴格地信奉《摩西律法》,且只與自己的族人通婚。

拿撒勒人:該名詞是指一支依據古代律法宣誓,要 一生一世、時時刻刻讓自己保持純潔的猶太人。他們奉 行節欲、戒酒和蓄髮的習俗。參孫、撒母耳和施洗約翰 均為拿撒勒人。

猶太人將這一名詞給了第一個基督徒,暗指拿撒勒 的耶穌。

該名稱同時也指在基督紀元最初幾個世紀出現的一 個異端教派,該教派與以比諾派一樣,其信奉的原則融 合了《摩西律法》的教義和基督教教義。該教派消亡的 時間為西元四世紀。

稅吏:在古羅馬,該名詞是指公共稅收的租契持有 人。他們專門負責徵收羅馬以及帝國其他轄區的各種賦 稅。其類似於法國舊制中的收稅官,某些地區至今仍保 留著這一職位。稅吏們所冒的風險使得大多數人對他們 經常搜刮得來的財富視而不見,這些財富對於許多人而 言就是徵稅和可恥盈利的產物。稅吏一詞後來擴展為所 有的公共資金管理負責人及其下級代理。如今,這一詞 彙已具有一定的貶義,意指缺乏商業操守的金融家和經 紀人。人們有時會說“像稅吏一樣貪婪”或是“像稅吏 一樣富有”,實際指的是不義之財。

在羅馬人的統治下,最讓猶太人難以接受的就是稅 收,因為稅收被認為是有違律法的,這最大程度地激怒 了猶太人,引發了多次起義,最後演變為宗教問題。在 戈蘭人猶大的領導下,甚至還專門成立了一個強大的政 黨,其信奉的原則就拒絕納稅。因而,猶太人鄙視稅 收,並因此鄙視所有負責收稅之人。他們憎惡各類稅 吏,其中還不乏體面之人,但由於所從事的職業,稅吏以及與稅吏有關的所有人都會受到鄙視。傑出的猶太人 認為,與稅吏保持任何密切關係都有可能對自己造成危 害。

收稅員:這一名詞是指負責在城門口徵收關稅的低 等級收稅員。其職能大致相當於海關官員或收費員。他 們忍受著人們對於所有稅吏的憎惡之情。這就是為何在 《福音書》中我們會發現稅吏 一詞往往與罪人 聯繫在一 起。這一標籤並不僅僅意味著放縱或不體面之人。這是 一種蔑視,與志趣不投的夥伴,即不值得和正派人士混 為一談之人同義。

法利賽人(來自希伯來語 parasch,意為分裂、分 離):他們創立了作為猶太神學重要組成部分的聖傳, 包括彙編了用於闡述聖經的連續釋文,並將其列入教 條。在學者當中,聖傳總會引起無休無止的爭論,其中 最常見的就是關於語彙或形式的簡單問題,類似於中世 紀的神學爭論和經院哲學的微妙之處。這一切導致了不 同教派的成立,每個教派都聲稱自己掌握了唯一的真理,而且無一例外地,各教派之間都相互憎惡、相互仇 恨。

在這些教派中,最有影響力的是法利賽人,其首領 為希勒爾。他是一位猶太學者,出生於巴比倫,是一所 著名神學院的創始人,而這所神學院只傳授起源於聖經 的信仰。法利賽人的起源最早可追溯至西元前 180 至 200 年。法利賽人在希耳迦諾、大祭司、猶太國王、亞利士 多布呂、亞蘭王亞歷山大等人的統治時期經常遭受迫 害。不過,在亞歷山大恢復了他們的榮譽和資產之後, 他們重新獲得了權力,直到西元 70 年耶路撒冷衰敗沒,該教派才因猶太人的流散而最終消失。

法利賽人在宗教爭論中表現得十分積極。他們卑屈 地遵循形式上的朝拜習俗和儀式,狂熱地追求改變宗教 信仰,反對任何有新思想之人,假裝非常嚴格地恪守教 義。然而,在謹小慎微的忠誠背後,他們隱藏著放蕩的 習慣與極度的傲慢,而且最重要的是,擁有強烈的掌控 欲。對他們而言,宗教更像是一種晉升手段,而非真正 信仰的目標。他們道貌岸然,徒有其表。儘管如此,法 利賽人在世人眼中卻一直是神聖的,他們對世人產生了 巨大的影響。這也是他們能在耶路撒冷發展得如此強大 的原因所在。

他們相信——或者至少聲稱相信——上帝、靈魂的 不朽、永恆的懲罰和死人的復活(參見第四章第四 節)。耶穌最珍視純樸和心靈的品質,就律法而言,他 更注重賦予生命的靈性甚於殺死生命的文字,他的使 命就是要不遺餘力地揭露法利賽人的虛偽,並與他們勢 不兩立。正因為這一緣故,法利賽人聯合祭司長,從而 煽動百姓攻擊耶穌,最後將其殘害至死。

文士:這一名詞最初是指猶太國王的秘書以及猶太 軍隊中的某些負責人,後來則專指向世人傳授和解讀 《摩西律法》的學者。他們與法利賽人可謂“志同道 合”,與後者一樣,也奉行相同的準則,並反對自由思 想家。這正是為何耶穌的責備中也含了他們的原因。

猶太教會堂(來自希臘語 Synagogue,意為集會、聚 集):猶太王國只擁有一座聖殿,即位於耶路撒冷的所 羅門聖殿,盛大的猶太人朝拜典禮便是在這裡舉行。每 逢一年一度的逾越節、獻殿節、住棚節等重要節日,猶 太人都會去聖殿朝拜。耶穌也多次前往耶路撒冷參加此 類場合。其他城市則沒有聖殿,只有猶太人會堂:即指 猶太人在安息日聚集在一起,在長老、文士或神學家的 帶領下進行公共祈禱的建築物。聖書中也記載了關於猶 太人會堂的解釋和評注;人人都可以參加這一聚會;正 因如此,儘管耶穌並非祭司,卻可以在安息日來到會堂 訓導眾人。

在耶路撒冷衰敗沒落以及猶太人開始大流散以後, 這些城市的猶太教會堂便成為了朝拜異教的廟宇。

撒都該人:指西元前 248 年形成的一個猶太教派,得 名於其創始人撒多克Sadoc)。撒都該人不相信靈魂不 朽,不相信復活,也不相信有善良和邪惡的天使。儘管 如此,他們依然相信上帝,但對死後並無期待,他們服 務於上帝只是為了獲得暫時的回報,在他們看來,神的 眷顧是有限的。此外,他們認為追求感官的滿足是生活 的基本目標。至於經文,他們堅持奉讀《摩西五經》的 古經文,既不接受聖傳,也不認可任何釋義。他們把善 行和單純地遵守律法置於外在的敬拜行為之上。他們是 那個時代的唯物主義者、自然神論者和感官主義者。這 一教派的人數很少,但網羅了一些重要人物,成為一個 一直與法利賽人作對的政黨。

愛色尼派:馬加比人在西元前 150 年左右創立的一個 猶太教派。該教派的成員居住在一種修道院中,相互之 間形成了一種道德和宗教的聯繫。他們以和平的風俗和 簡樸的美德而著稱,信奉愛上帝和愛鄰里,相信靈魂不 朽,也相信復活。他們過著獨身生活,譴責奴隸制和戰 爭,擁有共同財產,且從事農業生產。與聲色犬馬、否 認永生的撒都該人以及行為刻板、徒有其表的法利賽人 不同,愛色尼人並未參與分裂其他兩個教派的爭論。他 們的生活方式接近早期的基督徒,他們所宣揚的道德準 則讓一些人相信耶穌在開始履行其公共使命之前就屬於 這一教派。可以肯定的是,耶穌一定知道這個教派,但 沒有任何證據證明他與該教派有任何關聯,任何關於這 方面的文字記載都只是假設。[2]

特拉普提派(來自希臘語 therapeutaitherapeuein, 指服務、照顧,意為上帝的僕人或療癒者):猶太人的 宗派主義者,與基督生活在同一時代,該教派主要創立 於埃及的亞歷山大時期。特拉普提派與埃塞尼派關係密 切,宣揚愛色尼派所信奉的教義,致力於踐行所有美 德。他們吃得極為節儉,過著獨身、沉思和孤獨的生 活,建立起了一個真正的宗教秩序。菲倫是亞歷山大時 期的一位柏拉圖式猶太哲學家,他是首個提到特拉普提 派之人,認為他們是猶太教的一個教派。優西比烏斯、 聖·傑羅姆和其他教會神父則認為他們是基督徒。無論 他們是猶太人還是基督徒,很明顯,就像愛色尼人一 樣,他們成為了猶太教和基督教之間的連結。



____________________
[2] 《耶穌之死》,據說為愛色尼派的一位教徒所著,是一本完全虛構的書,其目 的是為了支援某種觀點,書中包含了其現代起源的證明。——作者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