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書 以靈性主義為依託

Allan Kardec

返回菜單
復活與輪迴轉世

4. 輪迴轉世在猶太教義中即指“復活”之意。只有那 些認為萬事萬物都終於死亡的撒都該人不相信這一理 念。與其他許多人一樣,猶太人對於這一點並無明確定 義,因為他們對於靈魂及其與肉體的聯繫只有著模糊和 不完整的概念。他們相信人死可以復生,但並不清楚何 以復生。他們以“復活”一詞所表達的含義確切而言更 切近於“輪迴轉世”。實際上,復活的前提是死去的肉 體再度重生,而科學已證明這在物質上是不可能的,尤 其是組成肉體的元素已歷經長時間的分解和吸收。輪迴 轉世則是指靈魂或靈性重新擁有俗世生命,但所化身的 新生肉體與前世的肉體並無任何共同之處。故而“復 活”一詞適用於拉撒路,但不能用在以利亞或其他先知 身上。因此,根據他們的信仰,如果施洗約翰是以利 亞,那麼約翰的肉體就不可能是以利亞的肉體,因為約 翰是一個孩子,而他的父母親是眾所週知的。由此一 來,約翰有可能是以利亞的輪迴轉世,而非復活


5. 有個法利賽人,名叫尼哥底母,是猶太人的官。這人夜 裡來見耶穌,說:“拉比,我們知道你是由神那裡來作師傅 的。因為你所行的神蹟,若沒有神同在,無人能行。”

耶穌回答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人若不重生, 就不能見神的國。”

尼哥底母問耶穌:“人老了,怎能重生呢?他能再次進入 母親的子宮,重生嗎?”

耶穌回答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人若不是從水和 靈重生的,就不能進神的國。從肉身生的,就是肉身,從靈生 的,就是靈。不要驚訝於我對你說的,你必須重生。靈隨自己 的意思吹過,你的心聽見它的聲音,你卻不曉得它從哪裡來, 往哪裡去。凡從靈生的,也是如此。”

尼哥底母問他說:“怎能有這事呢?”耶穌回答說:“你 是以色列人的先生,還不明白這事嗎?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 們,我們所說的,是我們知道的,我們所見證的,是我們見過 的。你們卻不領受我們的見證。我對你們說地上的事,你們尚 且不信,若說天上的事,如何能信呢?“(《約翰福音》第 3 章第 1 節至第 12 節)


6. 認為施洗約翰是以利亞,以及先知可以在地球上重 生的思想在《福音書》的許多章節中均有展現,尤其是 上文所提及的章節(第 1 節至第 3 節)。如果這一理念是 錯誤的,耶穌就不會在與其他眾多人做鬥爭時不對這一理念進行抨擊。相反地,他以自己所有的權威認可了這 一信仰,並將其作為一項基本原則和必要條件,因為他說:“若不重生,就不能看見天國。”他堅持補充道: “不要驚訝於我對你說的,你必須重生。”


7. 對於“人若不是從水和靈重生的”這一表述,有人 曾將其解釋為通過聖洗之水獲得重生,然而其原文本是 “若不是從水和靈重生的”,有的譯本中將“靈”一詞 換為了“聖靈”,其含義已有所不同。這一關鍵理念在 《福音書》中的第一版注釋中尤為突出,並且終有一天 會得到毫無疑問的證實。[1]


8. 為理解這些詞彙的真正含義,我們還必須特別注意 “水”一詞所代表的意義,因為這裡所使用的並不是它 平常的通用意義。

古人對自然科學的認知是極不完善的,因為他們相 信地球是由水產生的,故而將水視為生殖繁衍所需的絕 對要素。正因如此,《創世紀》中曾寫道:“神的靈運 行在水面上;它在水面上盤旋……諸水之間要有蒼穹, 將水分為上下……天下的水要聚在一處,使旱地露出 來……水要多多滋生有生命的動物,要有雀鳥飛在地面 以上,天空之中。”

依據這一理念可以看出,水成為了物質自然的象 徵,正如靈性是智慧自然的象徵一樣。所以說,“人若 不是從水和靈重生的”或者“人若不是在水和靈中重生 的”,這樣的表述在含義上其實相當於“人若不是以其 肉體和靈魂重生的”。這是人們最初對於這些詞彙所理 解的意義。

這樣的解釋其實也是有依有據的:“從肉身生的, 就是肉身,從靈生的,就是靈。”在這裡,耶穌明確地 指出了靈與肉體的區別。“從肉身生的,就是肉身”, 清楚地表明,只有肉體是來自於肉體的,而靈性是獨立 於肉體的。


9. “靈隨自己的意思吹過,你的心聽見它的聲音,你 卻不曉得它從哪裡來,往哪裡去”,這句話中的“靈” 既可以理解為將生命賜於神所願之人的“神的靈”,也 可以理解為“人的靈魂”。以後一種含義作為解釋, “你卻不曉得它從哪裡來,往哪裡去”,這是說沒人知 道靈魂過去曾是什麼,也沒人知道它以後將成為什麼。 如果靈性或靈魂是與肉體同時創造的,那你肯定知道它 從何而來,因為你知道它的起源。無論是哪種情況,這 段話都代表著對靈魂先在性原則的聖化,因此也是對多 生多世原則的聖化。


10. 從施洗約翰的時候直到現在,天國不斷遭受猛烈的攻 擊,強暴之人企圖把它奪去,眾先知和律法說預言,到約翰為 止。你們若肯領受,這人就是那應當來的以利亞。有耳可聽 的,就應當聽。(《馬太福音》第 11 章第12 節至第 15 節)


11. 假如約翰所說的輪迴轉世原則可以被嚴格地解釋 為一種純粹神秘的含義,那麼《馬太福音》中的這段話 便另有所指,它顯然代表著:“這人就是那應當來的以 利亞。” 這裡既沒有象徵,也沒有寓言——而是一種絕 對肯定的說法。“從施洗約翰的時候直到現在,天國不 斷遭受猛烈的攻擊”,既然施池約翰當時還活著,這句 話又是什麼意思呢?耶穌對他們解釋道:“你們若肯領 受,這人就是那應當來的以利亞。”因為約翰並非別 人,乃是以利亞,故耶穌所指的就是約翰以以利亞之名 活著的時候。“直到現在,天國不斷遭受猛烈的攻 擊”,這句話暗指《摩西律法》的殘暴,其命令消滅異 教徒以贏得應許之地,即希伯來人的天堂,而依據新的 律法,天堂是由仁慈和善良主導的。

耶穌還說道:“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耶穌經 常重複這句話,它清楚地表明,並不是每個人都有條件 去理解某些真理。


12. “你們那些被殺之人,將會復活。在我周圍被殺之 人,將會復活。睡在塵埃的啊,要醒起歌頌神!因降在你們身 上的甘露是光的甘露,又因你們要毀滅大地和巨人王國。” (《以塞亞書》第 26 章第 19 節)


13. 以賽亞的這段話也相當明確:“你們那些被殺之 人,將會復活。”假如先知所指的是靈性生命,他想說 那些已死之人的靈性並未死亡,那麼他會說:“仍然活 著”,而非“將會復活”。從靈性意義而言,這些話是 矛盾的,因為其暗示著靈魂生命的中斷。然而,從道德 重生意義而言,這是對永恆懲罰的否認,因為其在原則 上認為所有死去之人都會復活


14. “然而人一旦死亡,肉體便與靈性分離,他既已氣 絕,又會變成什麼呢?人若死了豈能再活?在這場戰爭中, 我只要在我一切爭戰的日子,等我被改變的時候來到。” (《約伯記》第 14 章第 10 節和第 14 節,翻譯:勒梅特·德· 薩西)

人一旦死亡,便會失去所有力量而消滅,他此後又會在何 處?人若死了,還能再活嗎?我是否要在我抗爭的所有日 子,等待某種轉變到來的時候?(等同於奧斯特瓦爾德的新教 譯本)

人死了,會永生。在我的俗世生命結束時,我將等待,因 為我會再次回歸。(等同於希臘教會版本)[a]


15. 多生多世原則在這三個版本中均得到了明確展 現。我們不能假定約伯談論的是通過聖洗之水獲得重 生,他當然並不知道這一點。“但若死了豈能再活?” 可死而復生一,則意味著可死而復生多次。如有可能 發生這種情況,那麼希臘教會的版本則表述得更為清 晰。“在我的俗世生命結束時,我將等待,因為我會再 次回歸”,這其實是指我會再次擁有俗世生命。這就好 比有人說:“我要離開家,但我會回去。”

“在這場戰爭中,我只要在我一切爭戰的日子,被改變的時候來到。” 很顯然,約伯想要談論的是他 與生活苦難所作的鬥爭。他會等待自己的改變;意思是 指他已經放下了。希臘版本中的“我將等待”似乎特指 的是來世,“在我的俗世生命結束時,我將等待,因為 我會再次回歸。”約伯所言似乎是指自己死後會經歷兩 世之間的間隔時期,並說他會在那裡等待自己的回歸。


16. 因此,毫無疑問,以“復活”之名的輪迴轉世原 則是猶太人的基本信仰之一;耶穌和先知們正式證實了 這一點,因此否認輪迴就是否認基督的話。總有一天, 他的這番話成為這一觀點的權威——正如他的其他許多 話一樣——人們會不帶任何固有成見地接受它。

17. 然而,這種宗教上的權威性在哲學上,即從觀察 事實得到證據的角度而言,也具有權威性。當一個人想 從結果去分析原因時,輪迴轉世的出現具有絕對的必然 性,它對於人類而言是一個固有條件;即換言之, 是一項自然法則。它通過一種物質的結果——暫且這麼 說——來揭示自己,就像一個隱藏的馬達通過運動來揭 示自己一樣。只有輪迴轉世這一理念才能告訴人類“他 們從哪裡來,往哪裡去,為何會生活在塵世”,並證明 生命所呈現的所有無常和所有表面上的不公其實都是合 理的。[2]

如果沒有靈魂的先在性與多生多世原則,《福音 書》中的大多數箴言是難以理解的,也正因如此,才出 現了如此矛盾對立的解釋。這一原則是還原其真正含義 的關鍵。



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奧斯特瓦爾德的譯本與原文一致。原文為:“若不是從水和靈重生的”;薩西 的譯文為:“若不是從水和聖靈重生的”;拉梅奈的譯文亦為:“若不是從水和聖 靈重生的”。——作者按。
[2] 關於輪迴轉世學說的發展演變,請參見亞蘭·卡甸所著《靈性之書》第四章、 第五章和第二章“什麼是靈性主義?”,以及佩紮尼所著的《多生多世》。——法 國出版商注。
[a] 由於卡甸引述了三個歷史譯本,我們已經根據其原文形式進行了修辭潤色,以 使三者在語義上盡可能地貼近。——譯者按。